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微量元素檢查 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而定

有的媽媽認為微量元素檢查很重要, 必須檢查;有的媽媽認為微量元素檢查浪費錢, 沒必要做……那麼到底微量元素檢查要不要做呢?專家表示, 微量元素的檢查是有一定的價值的, 微量元素檢查有助於父母瞭解寶寶的健康狀況, 使父母能及時“查漏補缺”, 給寶寶補充營養。 但是, 微量元素檢查的結果只是一個參考值, 是否需要檢查微量元素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而定。

寶寶半歲後需要重視微量元素檢查
目前寶寶進行的微量元素檢查主要是在定期體檢時, 通常是半歲以後的檢查很重要, 每年檢查一次。
Advertisiment
6個月以內的寶寶一般以母乳為主, 完全可以確保充分補充各種微量元素, 不必做檢測。 6個月以後, 寶寶開始添加輔食, 可能會出現添加不及時或不足的情況, 這時醫生會通過詢問父母的餵養情況, 結合寶寶的身體表現, 決定是否進行檢測。 對再大一點的寶寶, 醫生則會根據是否挑食、偏食, 是否反復生病, 是否先天不足等情況進行檢測。
寶寶做微量元素檢測結果只能作參考
微量元素檢測只是一種篩查手段, 檢測結果並不能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 只能是一個參考。 因為孩子體內的微量元素含量是一個動態水準, 需要結合臨床症狀才能作出診斷, 不能簡單地看檢測報告單上的數值就作判斷。 微量元素的檢測結果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Advertisiment
比如被檢測者近一兩天的飲食狀況也會影響到微量元素的檢測結果, 而包括檢測設備、操作人員水準等在內的因素也會影響其結果。
怎麼判斷寶寶是否缺鈣?

●常表現為多汗, 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 並伴有夜間啼哭、驚叫, 哭後出汗更明顯。 部分小兒頭顱不斷磨擦枕頭, 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
●厭食偏食。 鈣控制著各種營養素穿透細胞膜的能力, 因此也控制著吸收營養素的能力。
●出牙晚或出牙不齊, 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 前囪門閉合延遲, 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並且兒童在牙齒發育過程缺鈣, 牙齒排列參差不齊或上下牙不對縫, 咬後不正、牙齒鬆動, 容易崩折, 過早脫落。 牙齒受損就不能再修復了。
Advertisiment

●前額高突, 形成方顱。
●常有串珠肋, 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 肋軟骨增生。 各個
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 常壓迫肺臟, 使小兒通氣不暢, 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缺鈣的表現各種各樣, 家長應學會根據表現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鈣, 以便在缺鈣時及時給孩子提供含鈣豐富的食物, 如魚、蝦皮等, 同時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動物肝臟來促進鈣的吸收。 一般情況下, 缺鈣較輕的患兒在食補後即可改善缺鈣症狀。 如果症狀較重, 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微量元素表

專案 單位 參考值 食物補充的方法
鋅元素 umol/L 76.5~170. 含鋅豐富的食物有海產品, 如牡蠣、干貝、瑤柱等;堅果類食物也含鋅很高, 例如核桃、杏仁、芝麻等。
Advertisiment

銅元素 umol/L 11.8~39.3 動物的內臟含銅量很高, 用含銅的器皿烹調的食物, 含銅量都很高。
鐵元素 mmol/L 7.52~11.8 含鐵豐富的食物有動物的肝臟, 如雞肝、豬肝等;豆製品含鐵量也很高, 而且容易吸收, 如豆漿和豆腐;蛋黃的含鐵量很高, 但吸收率稍差, 也算是補鐵的食物之一。 柳丁、葡萄、奇異果等含豐富的維生素C ,促進鐵的吸收。
鈣元素 mmol/L 1.55~2.65 奶類、豆製品、堅果類含鈣豐富;魚肝油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多曬太陽。
鉛元素 μg/L 0~100 汽車尾氣、鉛筆、劣質的玩具傢俱油漆和牆漆、二手煙、電池、皮蛋、印表機油墨等含鉛量很高, 儘量少讓寶寶接觸這些東西。
奇異果、柳丁、葡萄等含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 有利於排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