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微量元素檢測不能盲目 哪些情況需要做?

10月30日,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就規範兒童微量元素臨床檢測有關工作發出通知, 禁止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針對兒童開展非診治需要的微量元素檢測。 微量元素檢測是不是衡量孩子健康的標準?微量元素是指哪些元素?哪些情況下必須帶寶寶做微量元素檢測?就著這些問題, 我們邀請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兒科副主任李冰肖, 一起來探討兒童微量元素檢測的問題。

本期專家:李冰肖,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兒科副主任

專家糾正家長對鈣的兩大誤區

誤區一:鈣其實不屬於微量元素

Advertisiment

李主任指出, 鈣並不屬於微量元素。 占人體總重量的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如碳、氫、氧、氮、磷、硫、鈣、鎂、鈉等, 稱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體總重量的萬分之一以下的元素, 如鐵、鋅、銅、錳、鉻、硒、鉬、鈷、氟等, 才稱為微量元素。

醫療機構常做的元素檢查包括:常量元素鈣、磷、鎂, 微量元素銅、鐵、鋅。 到目前為止, 已被確認與人體健康和生命有關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種, 即有鐵、銅、鋅、鈷、錳、鉻、硒、碘、鎳、氟、鉬、釩、錫、矽、鍶、硼、銣、砷等。 這些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 儘管它們在人體內含量極小, 但它們對維持人體中的一些決定性的陳新代謝確實十分必要的。 一旦缺少了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 人體就會出現疾病, 甚至危及生命。 “微量元素監測的結果可以參考,

Advertisiment
是否需要進補, 進補多少劑量應該由醫生來分析和制定。 ”李主任說道。

誤區二:家長認為的缺鈣, 其實是缺維生素D

李主任說:“家長所說的孩子缺鈣, 其實大多是缺乏維生素D造成的。 ”維生素D的作用是促進鈣質吸收和利用, 若維生素D攝入不足, 補再多的鈣也沒有用。 所以, 孩子出生後15天必須開始吃魚肝油, 以補充維生素D;1歲以內, 冬天和夏天都需服魚肝油;1歲以後, 夏天曬太陽多可以不吃魚肝油, 但冬天必須吃。

“老百姓所說的缺鈣, 跟我們醫學上所說的佝僂病, 其實指的是一個意思。 ”她指出, 佝僂病最終的原因不是鈣缺少或者鈣攝入不足, 而是維生素D不充足所導致的鈣磷代謝異常。 看孩子是不是缺鈣, 不是查血鈣, 而是檢查25-羥維生素D。

Advertisiment
人體的鈣元素只有1%在血液中, 將血鈣作為評判孩子是否缺鈣的指標, 確實不合理, 而臨床發現, 不少孩子即便嚴重缺鈣, 血鈣往往還是正常的, 其實孩子此時已經出現佝僂病的症狀了。

哪些孩子需要做微量元素檢測

李主任說, 6個月以上小兒也並非都需要檢測微量元素, 如果每個月做保健, 小兒的體格生長都在正常範圍內、營養攝入正常、沒有頻繁的呼吸道、腸道感染。 就沒有必要檢測微量元素, 均衡飲食即可。 孩子只要正常進食, 合理搭配膳食, 一般不會發生微量元素缺乏, 不必盲目要求檢查。

以下寶寶需要檢測微量元素, 先天不足的如:早產兒、多胎兒、低出生體重兒。 以及在成長發育中出現以下情況的,

Advertisiment
應該檢測是否缺鋅, 如:營養不良、長期腹瀉、反復呼吸道感染、生長緩慢、食欲下降、皮膚粗糙、脫髮、地圖舌、皮炎、反復口腔潰瘍等。 如果孩子出現乏力、多動、傷口易感染等症狀, 很有可能是缺鐵。

專家支招如何正確補鈣補鋅

1、乳製品是鈣最好的來源

一般來說, 如果孩子每天喝奶達到了500ml, 基本上能滿足人體的鈣需求。 在什麼情況下需要補充鈣製劑呢?李主任解釋道, 以下四種寶寶需要補鈣:一是出現了佝僂病;二是體重很輕的早產兒;三是長得過快的孩子;四是營養不良、體格矮小的孩子, 需要適當補充一些鈣。

2、多曬太陽可以補鈣

太陽是很好的天然鈣。 李主任表示, 曬太陽也是有學問的, 曬太陽不是裹得嚴嚴實實抱出去曬,

Advertisiment
一定要裸☆禁☆露孩子的肌膚。 光線不能跟皮膚接觸, 曬太陽是沒有意義的。 對於小嬰兒, 可以把孩子的衣服和尿片脫掉, 趴在毯子上曬日光浴。 曬太陽最好的時間, 是上午9-10點, 下午4-5點以後, 每天保證孩子活動1-2個小時。 由於冬天陽光不充足, 因此在冬天孩子更容易患佝僂病, 這時候就更需要補充魚肝油。 夏天可以根據孩子曬太陽的情況和身體表現情況, 判斷是否有必要每日補充維生素D。

3、缺鋅的孩子多吃肉

鋅元素主要存在動物性食物中, 植物性食物中含鋅比較少。 如動物肝臟、瘦肉、雞肉、牛肉等;豆類;堅果(核桃、花生、板栗等)。 李主任說:“一些小孩不愛吃肉, 這樣的小孩就容易出現缺鋅。 ”

孩子體內的微量元素最好是通過食物補充。 如補鐵可多吃動物肝臟、血製品及肉類,或者菠菜、韭菜;補銅可多吃一些海產品;補碘可食用海帶。

專家簡介:

李冰肖,現任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兒科副主任,醫學碩士,2000年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婦幼衛生專業,2005年在暨南大學獲碩士學位,畢業後一直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工作。擅長早產兒的管理、隨訪及早期干預;小兒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後評估;嬰幼兒神經精神、運動發育障礙的早期診斷和干預治療。

如補鐵可多吃動物肝臟、血製品及肉類,或者菠菜、韭菜;補銅可多吃一些海產品;補碘可食用海帶。

專家簡介:

李冰肖,現任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兒科副主任,醫學碩士,2000年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婦幼衛生專業,2005年在暨南大學獲碩士學位,畢業後一直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工作。擅長早產兒的管理、隨訪及早期干預;小兒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後評估;嬰幼兒神經精神、運動發育障礙的早期診斷和干預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