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微量元素檢測是寶寶們非測不可的嗎?

但而今, 仍有不少家長仍熱衷於微量元素的檢測中, 寶寶一到六個月, 甚至更小, 就被爸爸媽媽帶去檢測。 專家建議, 切勿盲從進行檢測。

人體內共存在有兩種元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是指占人體重的0.01%以上, 每人每日需要100毫克以上的元素被稱為常量元素。

包括鈣、磷、鎂、鈉等(這裡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鈣, 因為在人體含量較多, 並不是微量元素, 而是常量元素。 ) 而微量元素在人體中的含量小於體重的0.01%, 其中包括鐵、鋅、銅、碘、鈣、鎂、鉛等。

通過在孩子手指上取一滴血, 檢測出其中微量元素的準確含量會存在缺陷,

Advertisiment
因為微量元素在人體中, 原本含量就極少, 僅僅靠幾滴血做出的檢測, 其結果會受到採取的標本量和孩子身體條件等客觀條件的影響, 會有組織液混入, 結果偏低。 即使是靜脈取血獲得的微量元素值, 也只是血液水準, 不代表相應組織內的含量。 比如鈣質主要沉著於骨骼, 血鈣水準不代表骨骼內鈣質水準, 血鈣中的鈣含量只占人體鈣質的1%, 如果是通過抽血檢查鈣的情況, 發現缺乏, 這就不靠譜了。 微量元素對寶寶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 不同微量元素的缺乏會對寶寶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 嚴重的會導致多種疾病。

微量元素缺乏表現

1、 鐵元素缺乏表現:缺鐵性貧血對於育齡婦女和兒童的健康影響非常嚴重,

Advertisiment
重度缺鐵性貧血可增加兒童和母親的死亡率。 缺鐵會損害兒童智力發育, 使嬰幼兒易激動、淡漠, 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 還可造成兒童、青少年注意力、學習能力、記憶力異常。 鐵缺乏的幼兒, 鉛中毒的發生率較無鐵缺乏的兒童高3-4倍。

2、 鋅元素缺乏表現:食欲降低是嬰幼兒缺鋅的早期表現之一。 缺鋅的孩子味覺減退, 對酸、甜、苦、鹹分辨不清;生長發育遲緩, 身材矮小, 體重不增;抵抗力差, 反復感冒或腹瀉;易患復發性口腔潰瘍;缺鋅還會損害孩子的味蕾功能, 出現厭食。

3、 碘元素缺乏表現:缺碘可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 兒童可表現為體格發育遲緩、智力低下、嚴重的可導致呆、傻等。 說了這麼多, 既然微量元素這麼重要,

Advertisiment
缺了哪個都不好, 那是不是應該補起來呢?但事實上, 對於正常進食正常作息的孩子而言, 90%都不太會缺乏微量元素, 嚴重缺乏而引起疾病的是少之又少的。 爸爸媽媽們不要隨意將孩子的一些非正常表現與缺乏微量元素聯繫起來。 微量元素不用盲目補

孩子多動、食欲差等也不完全就是缺鐵的表現,
孩子挑食、偏食、消瘦也不全是低鋅的特異性表現;
孩子睡眠品質差、夜驚、枕禿, 並不都是缺鈣的表現。
有些表現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一些臨床症狀或者是嬰幼兒時期特有的一種正常現象, 作為臨床醫生不能以此而判斷孩子是缺某種元素, 而我們的爸爸媽媽也不能依此而給孩子各種補。
並且上面也說過,
Advertisiment
微量元素的檢測只能作為參考, 而指尖血因為量少, 且採取時會混入組織液, 更不能作為依據。

而且血液樣本只能反映取血那一刻的身體狀況。 孩子當天吃的食物不同或孩子身體不適等原因都可以影響結果。 最終的判斷是要醫生通過孩子其他綜合表現來判斷。 因此微量元素不要盲目補, 要補一定要遵醫囑。 但我們說不盲補微量元素, 並不是說我們不用去重視他們的攝入。 我們要做的是預防微量元素的缺乏, 通過食補來補充, 這比任何補充劑都更為有效。

我們要怎麼做

對於六個月前的寶寶, 只要媽媽飲食攝入均衡豐富, 母乳寶寶每天額外補充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就可以了(這是唯一需要添加的補劑), 因為寶寶六月內缺乏的鈣問題會在寶寶六個月之後體現出來。

Advertisiment

六個月之後的寶寶及時添加輔食, 在米粉添加基礎上逐漸加果泥、蔬菜泥、蛋黃、肉泥等。 當然, 這時段的寶寶還是需要常規補充維生素D的。 與此同時, 隨著寶寶月齡增加, 媽媽可以給寶寶提供儘量豐富的食物種類, 並且引導寶寶不挑食, 好好吃。

除此之外, 寶寶不可缺少的就是積極參加戶外運動。 同時, 還需要擁有良好的睡眠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 這些都有利於微量元素的吸收。

微量元素小貼士

富含鐵的食物:動物性食物, 如肝臟、血和瘦肉;豆類、綠葉蔬菜、紅糖、禽蛋類。 人乳的鐵吸收率高達70%。 但生活中要少吃鐵補充劑和鐵質強化食品, 因為這類的人工合成鐵質屬於無機鐵, 容易在體內無限制地累積,而使氧化和患癌症的幾率增加。 富含微量元素鋅的食物:生蠔、山核桃、扇貝、口蘑、香菇、羊肉、葵花子、豬肝、牛肝等。 精加工糧食中的鋅大量流失,加熱烹調的食物會破壞體內的消化酶而動用儲備鋅來合成酶。

因此,要注意不要食用精加工糧食,還要儘量減少含鋅食物的烹調次數。 富含常量元素鈣的食物:牛奶、乳酪、雞蛋、豆製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 富含微量元素碘的食物:幹海帶、海魚、海藻類及瘦肉、家禽、乳製品。 容易在體內無限制地累積,而使氧化和患癌症的幾率增加。 富含微量元素鋅的食物:生蠔、山核桃、扇貝、口蘑、香菇、羊肉、葵花子、豬肝、牛肝等。 精加工糧食中的鋅大量流失,加熱烹調的食物會破壞體內的消化酶而動用儲備鋅來合成酶。

因此,要注意不要食用精加工糧食,還要儘量減少含鋅食物的烹調次數。 富含常量元素鈣的食物:牛奶、乳酪、雞蛋、豆製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 富含微量元素碘的食物:幹海帶、海魚、海藻類及瘦肉、家禽、乳製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