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微量元素究竟能不能檢測?

孩子不愛吃飯了, 長得慢了, 睡覺睡不好了, 出汗越來越多了……這個時候, 很多父母就會帶孩子去醫院測測微量元素, 看看孩子是不是缺少哪種營養。 與此情況相反的是, 美國、日本等醫學發達國家, 基本上沒有微量元素這一檢測項目。 微量元素檢測, 到底是不是大忽悠?

微量元素到底是何方神聖?

凡是占人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下的元素稱為微量元素, 如鐵、鋅、銅、錳、鉻、硒、鉬、鈷、氟等。 相對應地, 占人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如碳、氫、氧、氮、磷、硫、鈣、鎂、鈉等, 稱為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

Advertisiment
如鋅只占人體總重量的百萬分之三十三, 鐵也只有百萬分之六十, 而為我們所熟知的鈣其實是屬於常量元素的一種, 但在實際的微量元素檢測中, 常會包含“鈣元素”這一項檢測項目。

微量元素雖然在人體內的含量極少, 卻與我們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關, 它們的攝入過量、不足或缺乏都會引起人體生理不同程度的異常甚至疾病。

微量元素究竟能不能檢測?

既然科學研究證明人體中存在如此之多的微量元素, 必然有一種能夠計量微量元素的檢測方法。 然而, 由於微量元素在人體中含量低, 分佈範圍廣, 因而在如尿液、頭髮甚至血液這些容易採集的標本中其含量都很少。 而且, 在檢測過程中孩子本身的疾病狀態、采血方法、貯血試管、送檢時間、實驗儀器和實驗人員操作手法等等都會影響到微量元素的檢測結果。

Advertisiment
因此, 一般實驗室所得出的結果很難精確地反映出微量元素的真實含量。

所以, 在醫院檢測出來的微量元素結果只能作為醫生臨床參考之用。 而一些民辦的保健機構甚至是藥店, 所謂的在頭髮或皮膚上進行的微量元素檢測, 其結果更是只能當作耳邊風了!

鈣元素檢測、骨密度檢測是否可靠?

鈣元素檢測 我們在微量元素檢查中檢測的鈣其實都是血鈣。 人體平均血鈣濃度為2.5mmol/L左右, 晝夜波動為±3%左右。 當我們攝入的鈣量不足時, 血鈣濃度就會下降。 為了維持血鈣平衡, 甲狀旁腺就會分泌破骨素來溶解骨鈣,

Advertisiment
將骨骼中的鈣釋放到血液中, 以補充血鈣的不足。 因此, 人體缺鈣時, 會從骨骼中借鈣入血, 從而使血鈣不會缺乏。 所以血鈣正常並不等於不缺鈣。

骨密度檢測 近年來有部分醫院開展了骨密度的檢查, 聲稱能夠精准檢測孩子缺不缺鈣, 這也是一個誤區。

骨密度全稱“骨骼礦物質密度”, 是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它可以反映骨質疏鬆程度, 也是預測骨折危險性的重要依據。 人體的骨礦物質含量與骨骼強度和內環境穩定密切相關, 骨礦的常規檢測主要是通過對人體骨礦含量測定, 直接獲得骨礦物質(主要是鈣質)的準確含量。

可見, 骨密度是一種能夠較準確反映人體鈣含量的檢測方法。 但是身體的骨礦含量會受到年齡、性別、運動、飲食、體重、身高和骨橫徑等因素的影響。

Advertisiment
因此, 骨密度檢測也只能作為醫生進行臨床判斷的一種相對可信的輔助檢查方法。

與其補鈣, 不如……

孩子一般不必藥物補鈣, 關鍵還是在於科學合理的膳食結構, 以食物中的鈣來進行補充。 保證食物多樣化, 每天保證乳製品、豆製品、海產品的攝入, 避免菜肴搭配和烹調方法的單調性, 才有可能長期地堅持補鈣。

此外, 雖然鈣質無需額外補充, 但一般而言, 維生素D需要從孩子出生後半個月起補充至2歲。

如果孩子真的缺乏微量元素怎麼辦?

同樣, 遠離微量元素缺乏困擾的最安全方法也是合理而均衡的膳食, 對嬰幼兒而言, 兩個重要的方向是提倡母乳餵養和輔食的及時添加。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真的缺乏某種微量元素, 一般都可以通過食物進行補充。 比如, 缺鐵可多吃動物肝臟、血製品及肉類;補鋅可多吃一些動物肝臟及貝殼類海產品。

因此, 父母可以多瞭解各種食物中都含有哪些微量元素, 從而更好地為孩子搭配一日三餐, 這樣孩子就能從平時的飲食過程中補充足夠的微量元素了。

這些情況要注意!

長期缺乏動物性食物的攝入;反復腹瀉;反復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肝臟疾病;生長發育落後的孩子,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其生長曲線一直沒有追趕的跡象;存在著如食欲差、傷口易感染及口腔潰瘍等明顯症狀。

如果孩子屬於上述情況, 建議帶去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檢查。 醫生會根據孩子的飲食結構、病史詢問、高危因素、全面的體格和實驗室輔助檢查等來綜合判斷孩子的情況。

小心!無醫囑一味給孩子補充各種微量元素,可能會造成微量元素攝入過量,反而會給孩子的健康帶來負面影響,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小結

目前尚沒有能夠精確測量微量元素及鈣含量的方法,因此無需盲目地檢測或補充各種微量元素,合理而均衡的飲食足以滿足孩子健康成長的營養需要。如果孩子有微量元素缺乏的高危因素或明顯的相應臨床症狀,需要去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全面檢查。 

小心!無醫囑一味給孩子補充各種微量元素,可能會造成微量元素攝入過量,反而會給孩子的健康帶來負面影響,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小結

目前尚沒有能夠精確測量微量元素及鈣含量的方法,因此無需盲目地檢測或補充各種微量元素,合理而均衡的飲食足以滿足孩子健康成長的營養需要。如果孩子有微量元素缺乏的高危因素或明顯的相應臨床症狀,需要去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全面檢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