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一對失業多時的父母告到德國漢堡法院,
要求該市市政府給他們的3歲兒子全天入託的位子,
這樣他們就可以重新工作。
但是法院判該父母敗訴,
理由竟是:他們還可以繼續靠救濟金生活,
不用去工作。
消息傳出,
罵聲一片。
讓失業父母繼續歇下去?
對西爾克和哈根·利伯貝格夫婦來說,
這個判決猶如當頭一棒。
夫婦倆失業已有些時日,
現在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了。
可是,
未滿3歲的兒子馬蒂斯怎麼辦?按照德國法律,
市政府有義務為3-6歲兒童提供每天4小時的托兒所位子。
因此,
法院認為,
政府拒絕提供8小時的托兒所位子的做法是合理的。
Advertisiment
漢堡市高級行政法庭的判決書白紙黑字:“孩子的父母還可以靠政府的救濟生活,
比如父親領取的失業救濟金,
以及教育費、子女補貼費和住房補貼費。
”另外,
這個
孩子入託的需求是因其母親想要工作造成的。
但目前政府還向其父母提供救濟金,
他們就可以帶孩子,
政府也就不給孩子入託的位子。
判決一出來,
納稅人聯合會的臭雞蛋馬上就打過來。
該聯合會經理埃爾德曼女士義憤填膺,
指責這個審判簡直是對失業者再就業積極性的一個沉重打擊。
僅限4個小時的入託卡
這個案子成了一段時間以來漢堡市的兒童入託之爭的焦點。
今年夏天的時候,
漢堡市教育官郎爾剛剛推出了“入託卡”系統。
Advertisiment
漢堡市青少年局發給父母們一張“入託優惠券”,
以備子女入託時交付使用,
這被叫做“入託卡”。
憑“入託卡”,
父母可以自行在本市選擇幼稚園,
不再受戶口所在城區的限制。
對父母來說,
“入託卡”也幾乎等於一張支票,
他們可以憑票到市政府兌成現金——整4個小時的看管費用,
如果他們自己帶寶寶的話。
但是,
至今為止還有3000多個父母上班的孩子沒有相應的“入託卡”:他們想要讓孩子托6個小時或8個小時,
而至今還沒有這樣的卡。
6月份的時候,
市教育官郎爾還聲明說,
所有的申請都會被“積極”受理。
但是西爾克夫婦一案審判出來,
他該再沒有藉口了。
由此可見一斑的是:教育處財務帳面已是捉襟見肘了。
入託問題困擾職業女性
Advertisiment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
德國嬰兒的出生率就一直呈下降狀態。
受過良好教育的婦女中願意擔當母親職責的越來越少。
她們不願為孩子而捨棄職業前程。
設在科隆市的德國經濟研究所不久前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
在年齡為37歲的婦女中,
每3人中就有一人沒有孩子;如果將調查對象限於受過高等教育的婦女,
那麼,
她們中41%的人沒有孩子。
波恩婦女與職業諮詢處的漢內女士說,
出現這樣的格局並不令人吃驚。
要知道,
德國受過高等教育的婦女在職業上常常做不到學以致用。
即便她們已經積累了工作經驗,
產假之後她們常常要從零做起,
工作也不是全職的。
如果她們當中有人做起全職工作,
她們必須將孩子送到別人那裡。
Advertisiment
德國自1999年起,
孩子年滿3歲便開始享有幼稚園教育的權利。
但這些幼稚園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全日制幼稚園。
小於3歲的孩子很難進入幼稚園或托兒所。
同丹麥比較一下可以得知,
丹麥3歲以下兒童上托兒所或幼稚園的比率大約為48%,
德國才剛剛達到8%。
如果僅看德國西部,
這個數字僅為4%。
在德國,
早在孩子出生前,
父母就開始在幼稚園為孩子報名,
開始了排隊等待,
開始了希望。
德國入託和入園費也是一項相當高的支出,
常常令一些家庭囊中羞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