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國家, 勞動依然是一件十分光榮的事情和應該具備的美德。 比如在德國, 6歲以上的孩子必須幫助父母幹家務。
熱愛勞動從孩子抓起
德國人的動手能力很強, 這與德國人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內容有很大關係。 在德國, 孩子的勞動義務明明白白寫進了法律:6歲以上的孩子必須幫助父母幹家務。 記者的朋友約翰有兩個孩子, 9歲的凱斯和11歲的喬治。 他們家生活很富裕, 但每個月才給每個孩子30歐元的零用錢, 而且這30歐元也不是白得的, 孩子們要幫家裡幹一定的活才能領到:喬治負責為花園裡的各種植物澆水、翻土以及擦洗汽車;凱斯負責幫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間、外出購物和擦洗全家人的鞋子。
Advertisiment
體驗生活的樂趣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 德國人家家都有個“小工廠”。 鄰居克萊門特家的“小工廠”設在地下室裡, 大概有十四五平方米, 中間擺著一個大工作臺, 工作臺下面是許多個小抽屜, 裡面裝滿各種規格的釘子、螺絲、墊圈、管件、電子元件和材料等。 靠牆擺放的一排工具櫃就像個工具展覽館, 從簡易工具到現代化工具, 從木工、瓦工工具到鉗工、焊工工具應有盡有。 “工具多有好處,
Advertisiment
義務勞動回報社會
德國人動手能力強, 熱愛勞動, 不僅體現在自己家裡, 他們也經常參加各種形式的義務勞動。 德國學校規定:學生必須每週有兩小時以上的義務勞動才能算品行合格。 一個叫馬庫斯的初中學生給記者看了他的“好人好事”記事本:幫助鄰居孤寡老人扔掉客廳裡一盆笨重的仙人掌;在超級市場裡幫人拎購物袋;給殘疾鄰居送鮮花……如今,
Advertisiment
技術工人受到重視
德國之所以能夠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 除了企業擁有完善的品質體系及德國工程師的完美追求外, 最重要的因素是德國擁有一套獨特的職業教育體系。 正如戰後聯邦德國第一位總理阿登納所說, “職業教育是全民族的事業。 ”德國聯邦勞工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德國有各類培養技術人才的職業學校9727所, 在校生260多萬人。 雖然德國國內失業率仍居高不下, 可是對那些技術熟練的工人來說, 他們的雙手就是生活的保證。 寶馬汽車公司的高級技工舒瓦茨說, 德國職業學校實行“雙軌制”, 70%的時間在企業接受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