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界中, 總有著許多讓他們感到害怕的東西。 孩子對一些事物產生恐懼, 是其成長發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種體驗, 它的內容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變化。
如:出生5-9個月的孩子會對陌生人感到害怕;2歲以內的孩子很容易被巨大的聲響嚇住, 2歲的孩子最害怕親密相處的人離開他;3、4歲的孩子會特別害怕響聲、黑暗和未知的東西, 怕動物、怕孤獨;5歲的孩子仍然怕黑, 害怕在黑暗處受傷;6、7歲是一個充滿想像的恐懼年齡。 對想像中的“鬼怪”、死亡、強盜也會產生恐懼, 害怕妖魔鬼怪、害怕找不到家、怕一個人睡覺時做惡夢;大多數的孩子在這個年齡都會害怕雷電、狂風和大火等自然界的現象。
Advertisiment
孩子產生恐懼心理的原因
·與孩子知識欠缺、生活經驗貧乏有關
夜幕降臨, 孩子們知識經驗有限, 既不知道黑暗中的世界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也不知道身邊親人的去世意味著什麼, 於是就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解釋黑暗和死亡, 由此產生了害怕與恐懼。
·孩子自身的某些經歷會導致他們恐懼
如果孩子幼時受到過強烈的刺激,以後碰到類似的事物,甚至碰到的刺激比較輕微,
Advertisiment
·受他人恐懼情緒的感染
孩子在看到或聽到別人處於恐懼狀態的情況時, 即使自身處境並無任何引起恐懼的因素也會坐立不安。 如看到其他人見到蛇後的恐懼反應, 孩子以後見到蛇也會大叫大喊。 孩子在聽了鬼怪故事, 看了帶有恐怖色彩的影視片和圖書時, 由於無知及大人的消極暗示, 其內心也會產生恐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