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的診斷與治療的快速發展, 使得大部分有心臟病的孕婦可以順利懷孕生產。 然而心臟病亦是造成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僅次於高血壓、出血及感染而位居第四位), 所以心臟病對孕婦和產科醫生而言, 的確是一大挑戰。
懷孕對於心臟功能是一種考驗
患有心臟病的准媽媽約占所有孕婦的1%, 主要患的是風濕性心臟病(後天性心臟病)和先天性心臟病, 兩者比例大致相同。 風濕性心臟病以侵犯二尖瓣最多, 患者可能需要接受人工心臟瓣膜移植手術;先天性心臟病則以中隔缺損最多。
Advertisiment
懷孕後, 心臟血管生理變化往往會造成心臟額外的負擔, 另外, 生產過程中的陣痛、用力、體能消耗等, 都會增加心臟負荷, 如果心臟原來就不好, 此時往往會出現心臟超出負荷現象, 可能危及准媽媽和胎兒生命。
能否懷孕由心臟健康狀況決定
患有心臟病的准媽媽其懷孕的結果與心臟功能分級有密切關係。 醫學上常常使用“紐約心臟學會”的標準來對心臟功能進行分級:
第一級:沒有心臟病症狀, 身體活動不受限制, 平常身體活動不致引起不適。
第二級:身體活動稍受限制, 休息時並無不適, 不過進行平常的身體活動即會出現疲倦、心悸、心絞痛和呼吸困難等症狀。
第三級:身體活動受限制, 休息時並無不適, 不過在輕微身體活動後即有疲倦、心悸、心絞痛、和呼吸困難等症狀。
Advertisiment
第四級:任何活動都會不適, 即使靜止休息時也有心臟病症狀, 任何身體活動都加劇症狀。
如果准媽媽的心臟功能屬於第一級和第二級, 不會影響胎兒生命。 心臟功能屬第三級的准媽媽胎兒死亡率達12%, 第四級者可高達30%。 雖然輕微的心臟病患者其胎兒死亡率未見增長, 但早產兒和子宮內生長遲緩等情形仍比正常孕婦高。 此外, 下一代遺傳先天性心臟病的比例也會增加。 有研究表明, 母親或父親有先天性心臟病, 其下一代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比例可達1.8%(是正常人的六倍)。
心臟功能分級是決定准媽媽是否能夠順利分娩的重要因素, 通常心臟功能第一級和大部分第二級孕婦均能順利生產。
Advertisiment
懷孕前, 你需要知道哪些情況?
如果你是一名心臟病患者, 就要積極配合醫生瞭解目前疾病現狀, 屬於哪種心臟病?其疾病程度如何?目前治療情形與自身狀況如何?是否存在惡化的危險因素?目前心臟功能屬於第幾級?適不適合懷孕?懷孕後可能會出現哪些危險狀況?應該採取哪些步驟以減低危害。
懷孕中, 你需要注意些什麼?
患有心臟病的准媽媽最好多休息, 建議每晚至少睡十個小時, 每餐飯後躺下休息半小時,
Advertisiment
曾接受人工心臟瓣膜移植手術的孕婦, 抗凝血劑仍需長期使用, 以避免血栓形成。 口服抗凝血劑coumarin會通過胎盤, 可能造成胎兒畸形, 因此在妊娠頭三個月不要使用。 抗凝血劑heparin較安全, 不會通過胎盤, 但必須皮下注射, 使用不便。 另外, 分娩前抗凝血劑必須停用。 第二產程時, 為避免產婦用力過度及縮短生產時間, 可考慮適當使用真空吸引或低徑產鉗來輔助生產。
產後子宮收縮及靜脈回流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