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魔也是一把傷身的火

在日常生活中, 人們有喜、怒、思、悲、恐等情緒變化是非常正常的, 中醫把這些稱為人的“五志”。 但是情緒若經常處於不穩定的狀態, 或因受到某種刺激而出現情緒劇烈變化, 就會影響人體氣血正常運行, 中醫認為“氣屬陽性可生熱”, 情緒劇烈波動會出現“氣鬱化火”的情況, 可能引發一系列心火旺、肝火旺、肺火盛、胃火盛、腎火旺等內火。

現代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普遍存在著巨大的壓力, 如工作壓力、人際壓力、情感壓力等。 心理壓力太大, 情緒長期處於緊張、焦慮、煩躁的狀態, 會使全身各系統也處於緊張和變化之中,

Advertisiment
導致陰陽失調而引起火氣“爆發”, 出現口乾舌燥或口舌生瘡、牙齦腫痛、面色潮紅等上火不適。 這類火可以稱為壓力之火。

再如, 有些抑鬱症傾向的人在生活中遭遇種種挫折和打擊後, 習慣於過度壓抑、克制自己的情感, 有氣憋在心裡, 有淚往肚裡流, 造成諸如悲痛、憤怒、絕望、恐懼等消極情緒無法排解, 越積越多, 變成難以清除的情緒垃圾, 也會引起“氣鬱化火”的問題。 像這類人常有嘴唇乾裂、面容憔悴、愛長痤瘡、頭髮早白等都和“上火”有關。 這類火可以稱為抑鬱之火。

此外還有驚恐之火, 即人受到驚嚇後, 情緒波動極大, 也會引起上火, 出現心煩意亂、坐立不安、失眠等一系列不適。 中醫對此的說法是“驚則氣亂”“恐則氣下”,

Advertisiment
認為驚恐會干擾到全身氣機, 並易傷腎、心、膽, 導致出現虛損, 誘發虛火內生, 心神不寧、心悸氣短、面色蒼白、精神不振等都屬於這類“驚恐之火”的後遺症。

對於上述這些情志失常引起的上火, 要想防治自然也要從調節情志入手。 從中醫的角度講, 一個人豁達的心胸、從容的心態與防治上火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 只要讓自己變得心胸豁達、淡定從容, 身心就能處於一個穩定、平衡的狀態, 自然就不會引“火”上身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