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必須教你的孩子承受挫折

在法國, 就沒有關於“不”的矛盾心理。 “你必須教你的孩子承受挫折”是法國人育兒的格言。 在我最喜歡的一套法國系列童書《完美公主》(Princesse Parfaite)裡有這麼一幕。 圖畫上, 主人公左薇(Zoé), 拉著媽媽走向一個薄餅外賣櫃檯。 故事寫道:當經過外賣櫃檯時, 左薇停住腳步。 她想要一塊帶有黑莓果醬的薄餅。 她的媽媽拒絕了, 因為她剛剛吃過午飯在下一頁, 左薇又來到這個薄餅外賣櫃檯, 這次打扮得正如書名, 好似一位完美的公主。 這一次她用手蒙住眼睛, 不看那一排剛剛出爐的糕點。 她在自我約束。 “為了抵制誘惑, 左薇知道,

Advertisiment
把頭扭到另外一邊。 ”文字描述說。

在第一幕中, 左薇沒有得到她想要的, 她哭了。 這一幕的描寫非常必要。 在第二幕, 她自己分散注意力, 但她在微笑。 書中要表達的資訊是, 孩子經常會不時地屈服於他們的欲望。 但在他們自我約束, 並控制了自己後, 反而感到更加開心。 (同時值得點出的是, 巴黎父母不允許小女孩穿公主裝去逛街, 除非是參加嚴格要求著裝的派對或者在家裡的時候。 )在《快樂的孩子》(A Happly Child)一書中, 法國心理學家迪迪埃·普萊克斯爭論說, 讓孩子快樂的最好方法是讓他感到受挫。 “並不是說你不讓他玩耍, 或者不去擁抱他們, ” 普萊克斯說, “當然必須尊重他的感覺、他的節奏和他的獨立性。 簡單說, 這個孩子必須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他不是世界的中心,

Advertisiment
而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 ”

有一件事讓我驚訝於法國人對孩子行為的期望是如此不同。 當我在海濱小城度假時——就是我看到所有法國孩子都能在餐廳快樂地吃飯的那個地方——我帶小豆豆逛商店, 商店裡掛滿了各色的水手條紋T恤衫。 小豆豆立刻開始把它們拉扯下來。 我呵斥她住手, 可她根本不聽。

對我來說, 作為一個學步兒, 小豆豆糟糕的行為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我很驚訝售貨員非常不悅地說:“我從來沒見過這種孩子。 ”我趕快道歉, 然後離開了這裡。

沃爾特·米舍爾說, 向小孩子投降, 是進入一個危險迴圈的開始:“如果孩子發現當他們被告知要等待, 而他們大哭後, 媽媽就會過來,

Advertisiment
等待也就結束了, 那麼他們很快就學會不去等待。 因為拒絕等待、大叫、哭鬧, 並繼續自己的行為, 反而能得到縱容。 ”

法國父母不會介意每個孩子有自己的脾氣, 但他們普遍認為, 任何健康的孩子都有能力不去哭鬧, 當聽到大人說“不”的時候不會崩潰, 而且通常不會糾纏不休或者扔東西。

法國父母更傾向于把孩子的任意要求叫做心血來潮——一種一時衝動的迷戀。 法國父母對此會毫不猶豫地說“不”。 “我認為法國女人比美國女人更早地理解孩子會有要求, 而這些要求是不現實的。 ”一位同時接收法國和美國孩子的兒科醫生告訴我。

一位法國心理學家寫道, 當一個孩子有了心血來潮的要求——比如, 他的媽媽帶著他去逛商店,

Advertisiment
他突然要求買一個玩具——這位媽媽應該保持絕對的平靜, 溫柔地解釋說今天沒有買玩具的計畫。 然後她應該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通過講她自己人生的故事, 來繞開這個心血來潮的要求。 “關於父母的故事, 永遠都能讓孩子感興趣。 ”這位心理學家說道。 (看到這個觀點後, 每次一出現狀況, 我就對西蒙說:“快講講你的人生!”)這位心理學家說, 在這個時候, 母親可以通過和他擁抱, 或者看著他的眼睛來和孩子保持緊密的溝通。 但她必須讓他明白, “他不能要風得風, 要雨得雨。 重點是不能讓他認為自己是權力中心, 可以為所欲為” 。

那位保姆勞倫斯說, 如果在她做飯的時候一個孩子要她求抱抱, “那就要向他解釋, ‘我現在不能抱你’,

Advertisiment
然後告訴他為什麼” 。

勞倫斯說她有時也無法做得很好, 但她會保持鎮定, 然後讓孩子抒發自己的失望情緒。 “我不會讓他哭8個小時, 但我會讓他哭一哭, ”她說, “我會向他解釋我不能這麼做的原因。 ”

這種情況在她同時照顧幾個孩子時會經常發生。 “如果你正在忙一個孩子, 而另一個需要你, 如果騰得開, 我當然會抱他。 但如果不行, 我會讓他哭一下。 ”

法國人那種“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應該等待”的觀念, 源於早前一段法國育兒的黑暗時期, 那時大人要求孩子安靜並且順從, 同時也源自一種觀念, 那就是即使是嬰兒也具有學習能力。 基於這種觀點, 小豆豆只要抽泣我們就餵奶的做法, 其實就是把她看作了小小吃奶癮君子。 反之,期望她變得更有耐心,就是在尊重她。

反之,期望她變得更有耐心,就是在尊重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