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忍不住對寶寶發脾氣?父母別再一直錯下去了!

前一秒還是連摟帶抱, 下一秒可能就雞飛狗跳。 總是忍不住向寶寶發脾氣, 到底怎麼做才好呢?

飯店門口, 有個不到2歲大的寶寶, 坐在地上用盡全身力氣在哭。 屋裡的寶爸也惱火了, 寶爸怒吼著, 就不信治不了他, 不准任何人插手他管教寶寶!寶媽無奈的看著。 一會寶寶的奶奶走過來, 抱起了寶寶, 心疼的哄著就要去給買吃的。 寶爸在屋裡一個健步飛快跑過去, 像找人打架一樣, 嘴裡並大喊著, 不准抱!拼命的和奶奶搶過來寶寶, 把寶寶丟在了門口繼續讓他哭。

整個飯店裡的人, 都像“看電影”一樣, 看著這一幕。

Advertisiment
寶爸的狠話, 寶寶撕心裂肺的哭聲, 奶奶的心疼, 寶媽的無奈, 這看似熟悉的一幕好像在很多家庭都上演過。 最後結果是, 爺倆誰也沒較過誰, 還是寶媽把孩子摟在懷裡吃奶, 才平復了這場“戰爭”。

這位寶爸的做法正確嗎?

和一個吃奶的孩子置氣, 寶爸再認真再好意的管教, 對一個還在吃奶年齡的寶寶來講, 一點用沒有。 溝通上有障礙, 出現這種結果也是必然。

公共場合失控的寶寶, 就真的那麼難管?

面對失控的寶寶, 家長該做什麼?首先寶爸寶媽不要跟著寶寶一起情緒失控。 父母是成人, 有自己管理情緒的能力。 自己平靜下來, 再處理寶寶失控的問題。

1、瞭解寶寶為什麼哭鬧。 找到原因, 合理的滿足, 不合理的, 不妨先允許他哭鬧。

Advertisiment

2、冷漠法。 與寶寶哭鬧比起來, 一個發飆管教寶寶的成人, 更讓周圍的人“震撼”。 失控的情緒, 不適合從寶寶上升到成人。

3、分散注意力。 寶寶年齡段有個最大的特點, 就是很容易被外界吸引。 在寶寶用哭鬧發洩情緒時, 轉移他的注意力, 比壓制住寶寶的哭鬧聲要輕鬆容易。

4、懲罰。 讓寶寶明確的知道, 哭鬧沒有用, 反而會讓他承受自己哭鬧帶來的後果。 比如, 好玩的, 好吃的, 會在此時被自己的姊妹或父母享用。

5、在家裡教育。 寶寶出門哭鬧撒潑, 多半是學的。 要麼是他見到了別的寶寶用了同樣的方式, 要麼是家人強調了寶寶哭鬧的行為, 家長給寶寶找理由, 說寶寶就是個執拗愛哭鬧的孩子, 讓寶寶記在了心裡。

好多時候, 你嘴裡寶寶的樣子,

Advertisiment
就是他們發展的方向。 父母在帶寶寶的過程中, 當第一次遇到他看到其他寶寶在撒潑時, 就要明確的讓自己的寶寶知道, 這種做法不對。 並告訴他自己的寶寶將來若這樣做, 父母會對他做出哪些懲罰, 然後再誇自己的寶寶不會那樣做。

寶寶會在公眾場合發飆, 說明家長在教育上, 還存在欠缺。 找到它, 完善它, 養育寶寶的路上才能更輕鬆, 更利於寶寶的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