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任何一個孩子呱呱墜地時, 都只能保持仰臥的體位, 被父母置於繈褓之中。 孩子從最初的“受制於人”到後來能“獨立行走”, 中間要經過“爬”這一不可逾越的階段。
民間有說法:“7坐8爬”。 意思就是說孩子到第7個月時, 脊柱已經能夠支撐頭部, 出現了“坐”的姿態, 在這之後不久, 便出現了“爬”的動作。
對於嬰兒來說, 爬是一種極好的全身運動, 能促進身體各部的生長發育。 在爬的時候, 孩子總是昂著頭, 用雙手和雙腳支撐著軀體前行。 這就會使頸部、四肢的骨骼、關節和小肌肉群得到鍛煉、增強力度。
由於姿勢的經常變換,
Advertisiment
“爬”也更能促進兒童心理的發展。 當孩子在繈褓中時, 視聽所及, 範圍甚小。 當孩子能坐著時, 視聽的範圍略有擴大。 但由於是固定在某一“點”上, 得到的刺激仍然不多。 而當孩子能爬的時候, 就發生了質的變化:姿態由靜到動, 範圍由點到面。
孩子可以在地板或床上爬來爬去, 他看到的與聽到的事物更加多了, 也就發展了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 孩子是有模仿性的, 很喜歡模仿小貓、小狗爬行, 往往把爬行作為一種“模仿性☆禁☆遊☆禁☆戲”。
Advertisiment
值得注意的是, 有時, 孩子在爬的過程中會碰到危險, 吃點苦頭, 這並非是壞事而是好事。 比如說, 孩子在床上爬, 一不小心爬越床邊, 跌下床來, 於是, 便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保持重心, 防止滑落”的體驗。 又比如說, 孩子在地板上爬, 一不小心撞在櫃角上, 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眼看前方, 繞過障礙”的體會。 這樣, 就能促使孩子反應靈敏、動作準確, 以主動適應客體, 為擴大和深化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創造了條件。
在現實生活中, 有些做家長的擔心孩子學爬會出現危險, 或認為爬的形象不雅觀, 會對孩子加以呵斥、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