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快樂的心靈之旅

重複練習是孩子們快樂的心靈之旅, 家長和教師是這個旅程的導遊。

做家長的可能會發現, 孩子在小的時候, 總是喜歡重複做同一件事情。 我的女兒萌萌2歲多的時候, 有大約3個月的時間, 每次閱讀時間只讓我講同一個故事《小紅帽》, 而且一個字都不能改動, 哪怕是少一個“的”也會立刻被她糾正過來。 朋友的兒子今年4歲了, 每天都舉著自己心中的英雄奧特曼, 嘴裡像鼓風機一樣發出聲響, 雙手“指揮”著奧特曼戰鬥。

義大利著名的幼稚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經記錄過這樣一段觀察日記:一個大約3歲的小女孩不停地把一些圓柱體放進容器中,

Advertisiment
然後又從容器中取出。 小女孩聚精會神地重複了42遍才停下來。 在這個過程中, 她並沒有顯示出明顯的加速度或提高靈敏度。 而且蒙氏還以其細緻入微的方式描述了孩子們的變化:“每當孩子經歷過這種體驗之後。 他們就像經過休整的人, 充滿著活力, 仿佛感受到某種極大的驚喜。 ”

每一次重複, 每一次都觸摸驚喜

為什麼年幼的孩子如此喜歡不斷地重複呢?

首先, 這是由他們的身心發展特徵決定的。 根據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研究, 兒童最初的世界是不能將認識的物件與認識的主體分開的, 如果沒有與事物的直接接觸, 那麼這個事物的特徵在兒童的認識中是不存在的。

Advertisiment
大約在1歲半左右, 兒童知道了外界物體和它們的特徵是獨立存在的。 從此以後, 兒童逐步將自己的感受與外部世界的特徵區分開來, 但是, 這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來完成, 大約從1歲半到十一二歲之間都是一個過渡期。 重複練習正是過渡期早期的一種存在狀態, 它是兒童認識外界事物的一種方式。

在重複中, 兒童的身心與他所重複的對象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 他通過也依賴重複時的體驗來完成認識事物的目的。 隨著兒童的成長, 他們的自我意識不斷提高, 對客體特徵進行探究的目的和功能也逐步明確起來, 到12歲以後, 兒童對外在事物的探究也止於對他們特徵的瞭解。 這時重複的現象就越來越少見了。

重複:快樂的心靈之旅

Advertisiment

在重複中, 孩子們是全身心地投入, 而不是機械地作出反應。 他們不厭其煩地給每一位來娃娃家做客的客人端茶送水, 煞有介事地用假碗假勺盛滿飯菜送到嘴裡大聲地咀嚼;他們殷勤地為

“娃娃理髮店”的每一位元顧客服務, 洗頭、理髮、吹發, 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著同樣的技術與工作。 每一次他們都是那麼認真, 那麼投入!從這些孩子的表現可以看出, 他們重複的目的不是熟練, 而是體驗, 重複的樂趣不在結果, 而在過程。 這些年幼的孩子從不斷地重複中認識了外在世界, 與此同時, 他們的內心世界也獲得了滿足。

在重複中拓展認識空間

父母在孩子的重複活動中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呢?

認知和體驗滿足的同時,

Advertisiment
重複物件的特徵也逐步清晰起來。 而在中後期, 成人應引導孩子在同樣的主題下, 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表現和體驗, 從而拓展他的認識空間, 豐富他的認識體驗, 與此同時, 客體的特徵也通過多角度的探究而鮮明地凸現出來。 新的主題自然而然地就從中跳躍出來, 孩子們也被新鮮的興趣點所吸引。 如我的女兒喜歡聽小紅帽的故事, 我就在她熟悉故事的基礎上, 和她一起做小紅帽, 表演小紅帽, 孩子由此對表演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再如喜歡玩汽車的孩子, 我們可以引導他們看汽車牌號學數學, 在書本中尋找有關汽車的資料, 認識車型並在生活中指認, 用繪畫的方式表現汽車, 用積木搭汽車, 用廢舊的材料製作汽車,
Advertisiment
通過汽車玩各種角色遊戲等等, 圍繞著有關汽車的活動, 孩子獲得了多種形式的體驗和鍛煉, 也豐富了他們的認識, 提供了多種發展的可能。

重複練習是孩子們快樂的心靈之旅, 家長和教師是這個旅程的導遊。 如何設計旅遊路線, 既要尊重遊客的興趣, 也要挖掘有益的旅遊資源。

讓孩子們成為快樂的旅行者, 不在於他看到了多少, 而在於他體驗到了多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