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念兒歌、學講故事

孩子們都喜愛聽故事。 特別是到了2、3歲, 說話的積極性不斷高漲, 獨立性也開始萌芽, 不能再滿足於聽。 父母是否抓緊時機, 教他們念和講呢?這一點, 恐怕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做到的。
有些家長, 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托兒所, 在家裡只熱衷於教孩子背“唐詩”。 從語言發展的規律來看, 兒童首先是理解詞意, 然後才說出詞。 要是不懂意思機械背誦, 以後決不可能自然運用這些詞。 既然生活中對唐詩裡寓意深刻的詞語運用機會少, 那麼時間一久, 就會忘卻。 心理學家認為, 凡是與幼兒生活無關的事物, 不加以複習鞏固,
Advertisiment
會早早地遺忘。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家長不能堅持到底的原因。 如果在空餘時間, 根據兒童年齡特點, 多教些兒歌, 讓他們學講故事, 能使孩子的聰明智慧, 從各個方面展露出來。
教孩子念兒歌, 一要選材適度, 二要引起“興趣”。 所謂適度, 就是不要太難。 孩子一般到1歲半開始, 才逐漸學會說些簡單句, 有人稱為電報式語言。 這年齡宜選一些重疊音, 每句3~4個字, 每首為2句的兒歌, 如“排排坐, 吃果果, 托兒所, 朋友多”。 2~3歲的兒童, 詞彙數量增長迅速, 可選每句5~7個字, 每首6句的兒歌。 3歲可念6~7個字, 每首6~8句的兒歌。
超過孩子可能適應的範圍, 無論如何豐富, 也不能促進智力開發。 太難的內容反而使孩子夫去興趣和信心, 不願跟著學念。
如何使孩子對所教的兒歌產生興趣,
Advertisiment
生動形象是吸引孩子的一個主要手段, 教的時候, 可以通過誇張的動作, 或用手摸玩具、實物等, 有節奏地邊演邊念。 稍大的孩子, 所學的兒歌有一定的難度, 這是因為兒歌本身受韻律、節奏和字敲的制約。 為了幫助兒童理解意思, 便於背誦, 最好把兒歌的內容編成一個短小精悍的故事。 總之, 讓孩子產生興趣, 樂意一遍又一遍地念, 甚至自言自語地念個不停。
教孩子學講故事, 一般在2歲半左右比較合適。 開始的時候, 可以買些色彩鮮豔、圖文並茂, 短而簿的圖畫故事書。 成人翻一頁, 講一頁, 讓孩子看著圖學講一段(用孩子自己的語言來講)。 每段會複過後, 可用啟發式, 在成人的提示下, 逐漸連貫地把故事講完。
Advertisiment
配合磁帶的有聲讀物, 是3、4歲孩子學講故事的好教材。 當有聲有色的話語, 伴隨著美妙動聽的音樂, 將孩子帶到幻想中的動物世界、古老的宮殿, 他們會完全忘卻自己, —遍一遍地再次去聽。 聽熟了以後, 也就自然地能將故事複述出來了。
要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 千萬不能急於求成。 家長不妨試試, 吃飯前後, 放放錄音, 講講故事, 念念兒歌, 使孩子的詞語得到充分發展, 同時也開拓了智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