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使用識字卡片的問題

1. 成人要珍愛識字卡片, 並帶動和要求孩子也珍愛識字卡片。 要鄭重其事地把識字卡片保管在一個地方, 用過的卡片用白紙包好, 取橡皮筋紮緊。 包裝紙上寫上認讀的日期和複習的日期, 並給孩子打分。 教者始終抱著這樣的態度, 必然給孩子要認真識字和珍愛卡片的感染, 使他注重“字”這種神秘的東西, 從而提高識字效率。

2. 從半歲左右開始目擊字形、耳聽字音起, 一律要先教與孩子生活實際聯繫緊密的字和孩子喜歡的事物的字, 後教在生活中較為生疏的字, 虛詞都應在片語和句子中教。 因為與孩子生活聯繫緊密的字,

Advertisiment
他聽慣了發音, 瞭解了含義, 甚至特別喜愛這些字詞表示的事物, 在學這些字詞時能聯想起有趣的生活情境來, 所以興趣大, 認得快, 記得牢。 如“娃娃”“小雞”“貓”“熊貓”……我們要讓孩子1歲半或更早一點進入“意義識字”“理解識字”, 就要遵循這一選字原則, 識字效果自然好。

3. 允許孩子識字有選擇性。 對於同時教的不同的字, 嬰幼兒的記憶速度是不一樣的(成人識記也是如此), 某些字教一遍即能記住, 不會遺忘;而有的字認許多遍還是記不住。 這是記憶的選擇性的表現, 因為每個字都有它自己的個性, 而孩子的生活經驗與不同的字的內在聯繫也是不相同的。

為了適應孩子認識的選擇性, 教字時應適當多拿幾張識字卡片來,

Advertisiment
以便孩子從中選擇, 讓他比較輕鬆地記住那些特別容易記住的字。 不要教幾個, 就要求記幾個, 鞏固幾個, 然後才開始教另幾個。 這種“一步一個腳印”的做法, 不符合嬰幼兒心理和早教識字的原則, 是“小學化”的表現。

每次多拿出幾張識字卡片, 只是為了照顧“記憶選擇”的特點, 允許孩子記住一些字, 記不住一些字。 不是每次教字越多越好。 一般地說, 2~3歲的孩子每次可出示3~4張, 3~4歲的孩子每次可出示5~8張, 4~5歲的孩子每次可出示10張左右, 具體實施還要視他們的識字情緒和識字能力而定。 在出示的卡片中, 也可摻雜一些認過的字, 讓孩子先看一遍, 把“老朋友”認出來, 再一個個結識“新朋友”。

4. 認讀的第一印象、第一音響要清楚鮮明。

Advertisiment
孩子的記憶有“先入為主”的特點, 所以第一印象清楚鮮明十分重要。 要一個一個地出示識字卡片。 出示每個卡片時, 只讓孩子注意看一秒鐘, 清楚地聽准那個音, 不要有拖泥帶水的動作和囉嗦的解釋。 例如, 教者把識字卡片拿在手裡, 藏在背後, 在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候突然亮出一張, 帶孩子讀一讀, 然後做做識字遊戲;再亮出另一張, 讀一讀, 做做識字遊戲……最後仍用同樣的方法一張張亮出, 讓孩子認讀。 這樣孩子對新識的字就比較容易獲得鮮明的印象。

5. 用識字卡片教字的時間每次不宜過長, 以1分鐘到5分鐘為宜(其中遊戲的時間除外)。 因為“注意的短暫性”是嬰幼兒重要的心理特點。 注意是很消耗人的能量的,

Advertisiment
孩子看卡片的時間稍長就會產生疲勞感, 繼而產生煩躁情緒, 拒絕識字。 如果讓孩子經常產生這種不良情緒, 那麼以後的識字教學將無法進行。 這一點要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視, 不可犯“欲速則不達”的錯誤。

6. 使用卡片應結合多種多樣的生活遊戲教學法識字, 但這些遊戲活動要在孩子獲得那個生字的鮮明的第一印象(字形、字音)以後再進行, 並在活動中多次重複那個字的形象, 這樣就有好的識字效果。 不可丟開字, 為活動而活動;也不可死讀字, 把識字教學弄得索然無趣, 一定要把兩者自然、生動地結合起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