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幼兒對周圍的客觀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汽車笛笛, 它會跑出來看看;見到冰塊, 他會好奇地摸一摸;看到螞蟻搬家, 一看就是一個小時, 這種好奇心是孩子思維發展的基礎, 更是創造性思維發展的源動力。 有些家長遇到自己不懂得問題時窘迫不堪, 手足無措, 匆匆敷衍了事;有些家長遇到孩子接二連三的發問就容易失去耐性, 甚至因此厭煩呵斥孩子:“不准再問了, 討厭!”或者加以嘲笑:這麼簡單的問題你都不懂, 真笨!”豈不知也許就是這麼一句話, 導致了孩子今後羞于啟齒, 扼殺了他們的好奇心,

Advertisiment
埋葬了他們勇於質疑的精神。 因此, 不管孩子提出的問題多麼幼稚可笑, 孩子的見解顯得多麼荒唐離奇, 教師和家長也不要置之不理, 或譏笑他們。 應該滿腔熱情地對待孩子,然後再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引導孩子正確的分析問題、理解問題。 孩子本身就具有好奇、探索的本性。 比如幼兒新買來的玩具, 他們不僅玩不釋手, 甚至會把玩具拆開, 想看看什麼東西使小汽車自動地跑, 什麼東西使小鬧鐘定時響。 這時作為成人千萬不要認為孩子是在故意搞破壞、搗蛋, 來硬性制止孩子。 孩子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才會有這樣的探究行為, 因為在這種探索中可能會有牛頓、愛迪生的智慧, 也可能是孩子未來科學思想的開端與起源。
Advertisiment
所以家長和老師儘量為幼兒提供方便, 不要因怕弄壞東西而粗暴制止, 應引導孩子將物品的零件裝配起來, 恢復原樣, 同時告訴孩子什麼東西不可以拆, 什麼東西可以拆, 什麼東西不可以亂摸亂嘗(電器, 藥品)讓危險遠離孩子。 這樣才不至於把孩子寶貴的探索精神泯滅, 他們的求知欲才會得到滿足。

對於幼兒的好奇心, 教師和家長都應採取積極的態度, 鼓勵孩子的探索精神。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對兒童的六個解放, 即解放幼兒的嘴, 解放幼兒的雙手, 解放幼兒的大腦, 解放幼兒的時間, 解放幼兒的空間。 從而達到最大限度的保護幼兒的好奇心, 激發幼兒的求知欲, 促進幼兒獨立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