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健康度過產後42天?

產婦分娩後, 身體會發生許多變化, 需要一段時間的整修才能使生☆禁☆殖☆禁☆器官及全身(除乳☆禁☆房外)恢復到非孕狀態, 這種生理變化約需42天才能完成, 這段時間稱為產褥期。 產婦能否康復如初, 產褥期是關鍵階段。 在這段時期裡, 一定要注意做好產褥期保健, 才能更好地完成產後的恢復。

產褥期的3個要求

個人衛生要求:每天用熱水洗頭、洗腳, 經常淋浴, 常換內衣, 飯後刷牙漱口。

居室要求:休養環境必須清潔安靜, 室內空氣流通, 冬天預防感冒, 夏天預防中暑。 溫度及濕度適中。

營養要求:食用容易消化、富含營養的食物。

Advertisiment
產後3天內不能吃過於油膩的食物。 除了適當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外, 還應攝入含有豐富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蔬菜與水果。 哺乳的媽媽多吃流食或半流食以增加乳汁, 少食或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產後的第1周

產後頭兩天, 可能你的體溫會比平時升高至37℃-38℃左右, 這屬於正常現象, 不必過於緊張。 你的乳☆禁☆房一天比一天發脹, 乳汁的分泌也越來越多。 如果你恢復的比較好, 1周後你的乳汁可能已經足夠寶寶的胃口了。

你的子宮在不斷地修復, 開始會有宮縮引起的疼痛, 漸漸你會覺得肚子在一點點縮小, 子宮底降至臍與恥骨的中間部位。 這時, 你的惡露已經從最初的血性黏液狀, 量比較多逐漸變為褐色, 量也開始減少。

Advertisiment

順產的媽媽會陰縫合處會有痛感;剖腹產的媽媽頭兩天需忍受麻醉藥褪去後的傷口疼痛, 到1周時疼痛已經不再明顯。 這時你會發現, 腹部皮膚明顯鬆馳, 妊娠紋開始變淡。

你需要注意的:

乳☆禁☆房的護理:頭兩天你躺在床上時, 就可以進行乳☆禁☆房按摩和練習哺乳。 在第3-4天時, 你的乳☆禁☆房可能會越來越脹, 你在堅持哺乳的同時, 還需要及時用吸奶器把剩餘的乳汁吸出, 以免乳汁淤積, 導致回奶或乳腺炎。 每次餵奶前應用軟的衛生紗布擦拭乳☆禁☆頭。

會陰部的護理:12小時以上沒有排尿的人進行導尿。 會陰縫合的人在拆線前不要洗淋浴。 一定要及時處理惡露。 2-3天沒通大便的人要進行通便。 出院時外☆禁☆陰部依然疼痛以及腫脹沒有消退時,

Advertisiment
應向醫生提出。

皮膚的護理:應該說順產第2天可以洗淋浴, 但不能洗外☆禁☆陰部。 剖腹產的媽媽要等拆線後才能洗浴, 但要每天多次擦拭身體, 以免汗水浸漬皮膚。

生活上的護理:順產的媽媽第1天就完全可以自己洗臉, 步行去廁所, 自己處理惡露。 剖腹產的媽媽需要經常翻身活動, 一般來說到第2天也能下床了。 能下床後, 可以適當地在房間裡多走走, 以不疲勞為限。 經醫生許可後, 可開始做輕微產褥操。 抓緊一切時間睡覺。

小提醒:

別一直躺在床上, 應休息與運動相結合。 分娩次日就可在床上翻身, 半坐式與臥式交替休息, 以後可在床邊及房內走動, 不僅可避免便秘, 對體形的恢復也有好處。

產後的第2周-第3周

你已經從醫院回到家中休養。

Advertisiment
從腹部已經觸摸不到子宮了。 你除了哺乳以外, 可能開始學著給寶寶換尿布和洗澡, 哄寶寶睡覺。 但你要記得一點, 不能太累了, 否則得不償失。

你需要注意的:

乳☆禁☆房的護理:你的乳汁分泌越來越多, 已經完全能滿足寶寶的需要。 這時你需要注意的是, 一定要讓寶寶吸空一邊乳☆禁☆房後, 再吸另一邊, 沒吸完的要及時用吸奶器抽出。

會陰部的護理:你惡露已由褐色變為黃色。 及時更換衛生巾。 如發現惡露沒有減少反而增多, 一定要去醫院諮詢醫生。

生活上的護理:建議你天天淋浴, 但不能洗盆浴。 這時, 休息第一, 隨時躺下休息。 儘量少看電視、報紙和書籍, 保證充分睡眠。 最好不要外出, 尤其避免吹風。

小提醒:

產後3周內,

Advertisiment
建議你不要長時間站立, 少做蹲位, 不要手提重物。

產後的第4周-第5周

你的精力可能會因為照顧寶寶而消耗得較大。 這時你要儘量抓緊一切時間多休息。 這時你的惡露已經消失, 變成白帶。 腹部是不是收縮了很多?會陰部也不再疼痛?

你需要注意的:

乳☆禁☆房的護理:你的乳汁越來越充沛。 你可不要因為哺乳而忽視了乳☆禁☆房的護理, 你應使用胸罩和乳墊。

會陰部的護理:雖然惡露已經逐漸減少消失, 但你需得到醫生許可後方可盆浴。 注意會陰部衛生。

生活上的護理:可以照料嬰兒和做一些輕體力的家務, 但不要太勞累。 如果外出, 儘量控制在短時間內, 避免去空氣不好的地方。

小提醒:

產褥期嚴禁性☆禁☆生☆禁☆活, 剖腹產的媽媽3個月內都要避免性☆禁☆生☆禁☆活, 否則會有感染的危險。性☆禁☆生☆禁☆活中應注意避孕。

產後第6周-第8周

身體感覺到越來越好,你甚至開始考慮重新上班的問題。看著寶寶越來越可愛,你又覺得責任重大。其實,這個時候你的產褥期還沒完全結束,多愛一點自己吧,別太勞累。

你需要注意的:

乳☆禁☆房的護理:對於準備上班的媽媽來說,應儘量少吃催乳食品,因為上班後會逐漸減少餵奶次數。對乳☆禁☆房的護理顯得非常重要,不餵奶時要堅持帶胸罩,經常清洗乳☆禁☆房。對於餵奶的媽媽,在性☆禁☆生☆禁☆活中應避免讓丈夫觸碰乳☆禁☆房。

會陰部的護理:如果會陰部傷口已經完全復原,可以適當盆浴。每天注意會陰部衛生。

生活上的護理:在醫生檢查後,方可決定上班時間,做好準備。根據身體狀況可進行一些體操鍛煉和家務勞動。經常抱寶寶出去散步。

產褥期的運動

臥床休息時,要注意翻身,不要一直取仰臥位,可做床上體操,進行腹肌運動和提肛肌收縮運動。產後1周就可進行健身操,有助於體力恢復、排尿及排便,避免或減少靜脈栓塞的發生率,且能使骨盆底及腹肌張力恢復,避免腹壁皮膚過度鬆弛。產後健身操應包括能增強腹肌張力的抬腿、仰臥起坐動作和能鍛煉骨盆底肌及筋膜的縮肛動作。產後2周時開始加作胸膝臥位,以預防或糾正子宮後傾。上述動作每日做3次,每次15分鐘,運動量應逐漸加大。

產褥期的家庭護理

1.產露期的檢查

分娩後一周內,檢查重點包括:

(1)子宮收縮情況:產褥期第一天子宮底為臍平,以後每天下降下~2cm ,產後10~I4天降入骨盆,經腹部檢查觸不到子宮底,檢查有無壓痛。

(2)惡露的形狀:惡露由血液、壞死膜組織及粘液組成。分為:

l)血性惡露約持續3~7天。

2)漿液性惡露約7~14天。

3)白色惡露約14~21天。

產後3周左右乾淨,血性惡露持續兩周以上,說明子宮復原不好。除看形狀外要聞惡露有無臭味,如有臭味說明可能有產褥感染。

(3)腹部、會陰傷口癒合情況:檢查傷口有無滲血、血腫及感染情況,發現異常動員產婦到醫院診療。

(4)全身情況:瞭解一般情況、精神、睡眠、飲食及大、小便等。

測血壓:初次與第二次訪視中均測血壓,發現產後血壓升高應給予處理。

測體溫:產婦產後24小時內由於分娩疲勞,體溫輕度升高,一般不超過38oC。產後3~4天,因乳☆禁☆房腫脹,體溫有時可達 39oC,持續數小時,最多不超過 12小時,如產後體溫持續升高,要查明原因與產得感染鑒別。

測脈搏:由於胎盤迴圈停止、迴圈血量變少,加之產褥期臥床休息,產婦脈搏較慢但規律,為60~70次/分。

測呼吸:因產後腹壓減低、隔肌下降、呼吸深且慢,約為14~16次/分,當產婦體溫升高,呼吸和脈搏均加快。應注意心肺的聽診,如有異常應及時報告。

產後排尿功能的檢查:產鉗、剖腹水、滯產的產婦要特別注意排尿功能是否通暢,預防尿路感染,指導產婦多飲水。

(5)乳☆禁☆房的檢查:檢查乳☆禁☆頭有無皺裂,乳腺管是否通暢,乳☆禁☆房有無紅腫、硬結、乳汁的分泌量。

2.產褥期的護理及衛生指導

(1)外☆禁☆陰的清潔衛生:每日應沖洗外☆禁☆陰。用消毒會陰墊,保持會陰部清潔,預防感染。如傷口腫脹疼痛,可用75%的乙醇液紗布濕敷,還可用0.of%~0.02%高錳酸鉀水坐浴。

(2)注意個人衛生:每天用溫熱水漱口、刷牙、洗腳、擦澡。

(3)健康教育:宣傳母乳餵養的好處,母乳的成分優於牛乳。指導0~4個月母乳餵養。

(4)指導乳☆禁☆房護理及餵養;注意吸吮的含接及餵養姿勢是否正確,一般哺乳姿勢應是母親和嬰兒體位舒適,母親的身體與嬰兒身體相貼近,母親的臉應與嬰兒臉相對,母親看著嬰兒吃奶,防止嬰兒界部受壓。開始哺乳前.用乳☆禁☆頭刺激嬰兒面頰部,當嬰兒張大口的一瞬間,母親將乳☆禁☆頭和部分乳暈遷入嬰兒口內,這樣嬰兒可大口吸進乳汁,刺激乳☆禁☆頭,促進乳汁分泌。母乳餵奶的次數可不固定,應是按需哺乳,多少不限,原則是餓了就吃。如嬰兒睡眠時間過長,要叫醒吃奶,夜間仍要堅持餵奶,因夜間餵奶可刺激乳汁分泌。對乳☆禁☆房有凹陷、損傷、腫脹、硬塊等情況,應及時進行哺乳指導,一旦發生乳腺炎應動員到醫院就醫,同時宣傳不能中斷母乳餵養。

3·計劃生育指導

產褥期不宜性☆禁☆交,哺乳期雖無月經,要堅持避孕,避孕工具以陰☆禁☆莖套為好。

4·產後複查

產後42天應到門診複查,複查包括全身、盆腔器官及哺乳情況等。

否則會有感染的危險。性☆禁☆生☆禁☆活中應注意避孕。

產後第6周-第8周

身體感覺到越來越好,你甚至開始考慮重新上班的問題。看著寶寶越來越可愛,你又覺得責任重大。其實,這個時候你的產褥期還沒完全結束,多愛一點自己吧,別太勞累。

你需要注意的:

乳☆禁☆房的護理:對於準備上班的媽媽來說,應儘量少吃催乳食品,因為上班後會逐漸減少餵奶次數。對乳☆禁☆房的護理顯得非常重要,不餵奶時要堅持帶胸罩,經常清洗乳☆禁☆房。對於餵奶的媽媽,在性☆禁☆生☆禁☆活中應避免讓丈夫觸碰乳☆禁☆房。

會陰部的護理:如果會陰部傷口已經完全復原,可以適當盆浴。每天注意會陰部衛生。

生活上的護理:在醫生檢查後,方可決定上班時間,做好準備。根據身體狀況可進行一些體操鍛煉和家務勞動。經常抱寶寶出去散步。

產褥期的運動

臥床休息時,要注意翻身,不要一直取仰臥位,可做床上體操,進行腹肌運動和提肛肌收縮運動。產後1周就可進行健身操,有助於體力恢復、排尿及排便,避免或減少靜脈栓塞的發生率,且能使骨盆底及腹肌張力恢復,避免腹壁皮膚過度鬆弛。產後健身操應包括能增強腹肌張力的抬腿、仰臥起坐動作和能鍛煉骨盆底肌及筋膜的縮肛動作。產後2周時開始加作胸膝臥位,以預防或糾正子宮後傾。上述動作每日做3次,每次15分鐘,運動量應逐漸加大。

產褥期的家庭護理

1.產露期的檢查

分娩後一周內,檢查重點包括:

(1)子宮收縮情況:產褥期第一天子宮底為臍平,以後每天下降下~2cm ,產後10~I4天降入骨盆,經腹部檢查觸不到子宮底,檢查有無壓痛。

(2)惡露的形狀:惡露由血液、壞死膜組織及粘液組成。分為:

l)血性惡露約持續3~7天。

2)漿液性惡露約7~14天。

3)白色惡露約14~21天。

產後3周左右乾淨,血性惡露持續兩周以上,說明子宮復原不好。除看形狀外要聞惡露有無臭味,如有臭味說明可能有產褥感染。

(3)腹部、會陰傷口癒合情況:檢查傷口有無滲血、血腫及感染情況,發現異常動員產婦到醫院診療。

(4)全身情況:瞭解一般情況、精神、睡眠、飲食及大、小便等。

測血壓:初次與第二次訪視中均測血壓,發現產後血壓升高應給予處理。

測體溫:產婦產後24小時內由於分娩疲勞,體溫輕度升高,一般不超過38oC。產後3~4天,因乳☆禁☆房腫脹,體溫有時可達 39oC,持續數小時,最多不超過 12小時,如產後體溫持續升高,要查明原因與產得感染鑒別。

測脈搏:由於胎盤迴圈停止、迴圈血量變少,加之產褥期臥床休息,產婦脈搏較慢但規律,為60~70次/分。

測呼吸:因產後腹壓減低、隔肌下降、呼吸深且慢,約為14~16次/分,當產婦體溫升高,呼吸和脈搏均加快。應注意心肺的聽診,如有異常應及時報告。

產後排尿功能的檢查:產鉗、剖腹水、滯產的產婦要特別注意排尿功能是否通暢,預防尿路感染,指導產婦多飲水。

(5)乳☆禁☆房的檢查:檢查乳☆禁☆頭有無皺裂,乳腺管是否通暢,乳☆禁☆房有無紅腫、硬結、乳汁的分泌量。

2.產褥期的護理及衛生指導

(1)外☆禁☆陰的清潔衛生:每日應沖洗外☆禁☆陰。用消毒會陰墊,保持會陰部清潔,預防感染。如傷口腫脹疼痛,可用75%的乙醇液紗布濕敷,還可用0.of%~0.02%高錳酸鉀水坐浴。

(2)注意個人衛生:每天用溫熱水漱口、刷牙、洗腳、擦澡。

(3)健康教育:宣傳母乳餵養的好處,母乳的成分優於牛乳。指導0~4個月母乳餵養。

(4)指導乳☆禁☆房護理及餵養;注意吸吮的含接及餵養姿勢是否正確,一般哺乳姿勢應是母親和嬰兒體位舒適,母親的身體與嬰兒身體相貼近,母親的臉應與嬰兒臉相對,母親看著嬰兒吃奶,防止嬰兒界部受壓。開始哺乳前.用乳☆禁☆頭刺激嬰兒面頰部,當嬰兒張大口的一瞬間,母親將乳☆禁☆頭和部分乳暈遷入嬰兒口內,這樣嬰兒可大口吸進乳汁,刺激乳☆禁☆頭,促進乳汁分泌。母乳餵奶的次數可不固定,應是按需哺乳,多少不限,原則是餓了就吃。如嬰兒睡眠時間過長,要叫醒吃奶,夜間仍要堅持餵奶,因夜間餵奶可刺激乳汁分泌。對乳☆禁☆房有凹陷、損傷、腫脹、硬塊等情況,應及時進行哺乳指導,一旦發生乳腺炎應動員到醫院就醫,同時宣傳不能中斷母乳餵養。

3·計劃生育指導

產褥期不宜性☆禁☆交,哺乳期雖無月經,要堅持避孕,避孕工具以陰☆禁☆莖套為好。

4·產後複查

產後42天應到門診複查,複查包括全身、盆腔器官及哺乳情況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