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判斷和開發寶寶的智力發育

寶寶智力發育標準不標準?智力正常不正常?如何判斷寶寶智力和寶寶智力發育標準就要看寶寶是否愛笑, 用眼睛跟人, 睡眠是否太多, 動作法樂是否正常等等方面。

寶寶智力發育標準不標準?智力正常不正常?如何判斷寶寶智力和寶寶智力發育標準就要看寶寶是否愛笑, 用眼睛跟人, 睡眠是否太多, 動作法樂是否正常等等方面。

1、嬰兒是否愛笑

一般來講, 出生4~6個星期的嬰兒就開始會微笑, 有的孩子可能更早一些。 剛開始嬰兒的微笑往往是在淺睡時出現, 再長大一些, 嬰兒可能會在睡夢中會咯咯地笑出聲來。

Advertisiment

有些研究兒童心理的專家發現, 從嬰兒的微笑中可以大致瞭解其智力發育的情況。 愛笑的孩子要比不愛笑的孩子智力發育更好一些。 如果嬰兒出生8~10個星期後, 仍不會笑, 那麼就可能在智力方面存在著問題。

2、嬰兒是否能用眼睛“跟人”

新生兒瞳孔對光有反應, 但因視黃斑區細胞較少, 眼肌調節不良, 故視覺很不敏銳, 視力範圍最遠為60釐米, 20釐米內視覺最清楚, 並能短暫注視。 嬰兒4~6周能在水準方向用目光追隨活動的物體轉動90度, 12周時聽到母親說話的聲音會轉頭朝向母親。 12~16周時, 看見成人拿奶瓶準備給他(她)餵奶時, 會張開嘴等著。 如果到了6個月孩子仍然不能用眼睛“跟人”, 就有可能智力發育不正常。

3、嬰兒睡眠是否太多

Advertisiment

新生兒每天絕大部分都在睡覺, 隨著他的長大, 睡眠時間越來越少, 清醒時間越來越長。 如果嬰兒睡眠時間過長, 超過了一定限度, 整天都在昏睡, 連餵奶都有困難, 則可能是智力方面有問題。

4、嬰兒動作發育是否正常

剛剛出生的嬰兒會握住放到他們手裡的一切東西, 這是人的一種本能的反應。 這就是抓握反射。 嬰兒只有在出生3個月以後抓握反射消失時, 嬰兒才能有意識地握物。

這時他們往往躺在床上, 玩自己的手。 但在出生6個月以後, 他們大多停止對自己肢體的玩弄。 智力發育異常的兒童在6個月以後直到1周歲仍會出現玩弄自己手的現象。 6~7個月的嬰兒能彎腰拿取離自己較遠的物體, 並能將物體在自己的兩手之間傳遞; 6個月左右的嬰兒開始有咀嚼食物的動作,

Advertisiment
能自己吃餅乾。 9個月的嬰兒能隨意放掉或扔下物體, 並常常以此為樂。 上述這些也可以作為瞭解嬰兒智力發育狀況的參考。

5、社會性發展是否正常

嬰兒剛出生後, 還不會認人, 誰抱都一樣, 一點也不認生。 3個月以後, 嬰兒開始認人了。 當父母或親近的人走近時, 他(她)常常以微笑表示愉快, 有時還會手舞足蹈。 嬰兒6個月以後, 開始出現怯生現象, 對陌生人表現為害怕、躲避, 甚至驚哭, 常常把臉埋在母親懷裡, 而一旦看見親人, 就張開雙臂, 想讓人抱他。 這說明孩子此時已能分清熟悉的人和陌生人, 有了明顯的記憶。 如果孩子已滿8個月, 仍沒有怯生現象, 則要考慮是智力方面有問題。

Advertisiment

相關專題:

促進嬰兒智力發育的5方法

一、媽媽摸一摸, 寶寶笑一笑

撫觸是每個人都需要的, 成年人也需要握手、擁抱, 對嬰幼兒來說更為必要。 不僅能開發孩子的觸覺能力, 促進他們成長, 還傳遞著父母的愛心, 讓孩子產生良好的情感體驗, 培養健康的心態, 是親子交流的絕佳手段。 (撫觸應在孩子清醒時進行, 父母一定要洗淨手, 除去戒指、手鏈、腕表之類的飾物, 以免劃傷孩子。 撫觸時用力要輕柔, 時間不宜過長, 每天五六次, 每次三四分鐘即可。 )

二、美妙的聲音讓寶寶更聰明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耳聰目明, 口齒伶俐, 儘早地訓練與培養孩子良好的聽覺, 非常有益於孩子語言水準的發展與智力的提高。 正常的嬰幼兒一出生就有聽覺能力,

Advertisiment
聽聲辯源是主要的訓練方法。 要堅持輕柔親切地反復地對孩子講話, 這能在寶寶頭腦中儲存大量語言資訊。 孩子特別喜歡短小歡快、節奏鮮明的兒歌, 可以多念給他聽。 但要注意, 聽覺訓練時間不宜過長, 音量不宜過大。

三、飽覽大千世界 寶寶見多識廣

初生的嬰幼兒視力較弱, 只能近距離看物, 隨著月齡增加, 三個月時能看清五六米外的東西, 六個月即可遠距離視物。 所以視覺訓練應該循序漸進, 孩子對鮮明的顏色較為敏感(尤其是紅色), 繽紛鮮豔的色彩, 豐富多變的物品最能激發寶寶的興趣。

四、運動寶寶身體好

運動不僅讓孩子變得健康結實, 更有助於孩子多種感覺能力的全面發展, 培養他良好的方向感和平衡能力,使孩子聰穎活潑。但做運動時要結合孩子的本身體質,運動量、力度、難度要適中,不要讓孩子過度疲勞。

五、寶寶愛模仿 進步可不小

嬰幼兒有著驚人的學習能力,求知欲極強,如海綿吸水般“貪婪”地探求著。父母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説明寶寶認識周圍事物。要細緻觀察,及時發現孩子的需要與興趣,更要耐心教導,不厭其煩,決不能生硬急躁,挫傷孩子的積極性。更為重要的是,應注重“身教”,以和藹的態度,體貼地照料,耐心的重複和不斷的鼓勵為孩子營造溫暖的氛圍,培養愉悅的心境,這樣,孩子會形成健康的心態,熱情自信的性格,樂觀向上的品質,讓孩子收益終生。

培養他良好的方向感和平衡能力,使孩子聰穎活潑。但做運動時要結合孩子的本身體質,運動量、力度、難度要適中,不要讓孩子過度疲勞。

五、寶寶愛模仿 進步可不小

嬰幼兒有著驚人的學習能力,求知欲極強,如海綿吸水般“貪婪”地探求著。父母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説明寶寶認識周圍事物。要細緻觀察,及時發現孩子的需要與興趣,更要耐心教導,不厭其煩,決不能生硬急躁,挫傷孩子的積極性。更為重要的是,應注重“身教”,以和藹的態度,體貼地照料,耐心的重複和不斷的鼓勵為孩子營造溫暖的氛圍,培養愉悅的心境,這樣,孩子會形成健康的心態,熱情自信的性格,樂觀向上的品質,讓孩子收益終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