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利用針灸技術治療尿瀦留疾病

尿瀦留是膀胱內積滿尿, 病人不能自行排出體外的一種症狀。 本病可見於多種疾病的發病過程中,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 中醫醫學稱本病為“癃閉”。

本病致病多由於以下三種原因:①下尿路梗阻:見於尿石、異物、血塊、腫瘤, 附近器官、前列腺肥大所壓迫或炎性水腫、結核、包莖、尿道外口閉鎖等病。 ②神經性膀胱機能障礙:見於腦脊髓病變、精神創傷、藥物反應等所致的神經支配障礙性尿瀦留。 ③反射性痙攣:指盆腔、直腸、會陰等部位, 由於炎症、創傷或手術時的疼痛刺激引起膀胱括約肌痙攣所形成的尿瀦留, 本病應注意與無尿鑒別。

Advertisiment

對於尿失禁的針灸治療方法主要是毫針療法, 處方:多取與膀胱氣化相關的經穴;主穴:氣海、三陰☆禁☆交;配穴:關元、中極、水道、腎俞、膀胱俞、次髎、陰陵泉、委中等, 小腹脹痛加中封;操作:每取3~4穴, 先針四肢穴, 膀胱過度充盈時, 下腹部穴位宜淺刺、斜刺, 忌深刺、直刺。 下腹部及腰骶部穴位要求針感傳到會陰部。 手法多用瀉法和強刺激, 但年老體虛者多用平補平瀉或補法。 留針20~40分鐘, 每5~10分鐘行針1次, 每日可針1—2次。

在使用針灸技術治療尿瀦留時還應該注意以下事項:首先要知道的是針灸對非阻塞性原因者療效很好, 對阻塞性原因者多不能取效。 對脊髓病變引起者療效與病變程度、部位等有關。

針灸後1小時左右不能排尿,

Advertisiment
膀胱過度充盈者, 可先導尿。 長期留置導尿管的病人應先針灸觀察幾次再拔尿管。 本症還可採用利尿逐水中藥穴位貼敷。 穴位按摩等方法治療, 也可取得良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