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包裹新生兒_包裹新生兒的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怎樣包裹新生兒?冬季天氣寒冷, 這個季節出生的寶寶極易感冒, 因此用包被把嬰兒包裹起來是個不錯的方法。 怎樣包裹新生兒, 需要注意什麼呢?

Advertisiment

準備一床薄薄的包被是有必要的。 新生兒出生後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尤其神經髓鞘尚未形成, 當受到外來聲音、搖動等刺激後容意發生全身反應, 好似受到“驚嚇”, 而影響正常睡眠。

另外, 新生兒一個人睡覺, 像成人那樣蓋上被子會感覺冷, 不保暖使睡眠不沉或經常哭鬧。

再說, 新生兒身體柔軟, 不能抬頭, 不易將新生兒抱起來, 尤其是在餵奶時, 很不方便。 因此, 用床包被將新生兒包起來, 既可使新生兒有足夠的溫暖和安全感, 又方便母親抱起來餵奶。 因此, 正確使用包被非常重要。

“蠟燭包”對新生兒有害無益

但是, 有一些家長的做法是錯誤的, 如用一個包被將新生兒包起來, 外面再用布帶子將新生兒結結實實地捆起來,

Advertisiment
像一根蠟燭一樣, 俗稱“蠟燭包”。 這樣抱起來是挺容易了, 但是對新生兒來說有害無益。

這樣的“蠟燭包”對新生兒是一種束縛, 限制了胸部的活動, 而影響肺和橫隔膜的活動和功能, 不僅影響肺的發育, 也影響小兒的呼吸, 使肺部抵抗力降低, 而發生肺部感染的機會增加。

同時也會壓迫腹部, 影響胃和腸道的蠕動, 使消化功能降低, 而影響食欲, 使新生兒經常發生溢奶、吐奶。 由於四肢活動受限, 更不利於四肢骨骼、肌肉的發育, 影響新生兒的動作發育。 尤其是有的母親用一床小的棉墊子, 將伸直的兩下肢包起來, 再結結實實地捆上帶子。

認為這樣可以防止發生“羅圈腿”。 其實這樣做並不起作用。

Advertisiment
因“羅圈腿”發生的原因是體內缺乏維生素D和鈣。 相反地這樣做倒可引起新生兒髖關節脫位, 因為將兩下肢硬拉直, 並用力捆綁後, 使大腿肌肉處於緊張狀態, 而使股骨頭從髖臼中脫出來, 並且也可影響髖臼的發育。

另外包裹太緊, 容易出汗, 刺激皮膚, 使汗腺口堵塞, 發紅, 嚴重時發生皮膚感染。

新生兒讓包裹不可太緊

正確使用包被的方法很多, 在市場上購買的睡袋, 較寬鬆柔軟, 睡袋的下方是開的, 便於換尿布, 而且保暖。 白天可以給新生兒穿上內衣、薄棉襖或毛線衣, 再蓋上棉被就可以了。

特別容易驚醒的新生兒, 可以用包被將新生兒包裹起來, 但不可太緊, 這樣可使新生兒的睡眠更好一些。

如何合理包裹新生嬰兒

Advertisiment

包裹新生嬰兒時不要過緊, 應該使寶寶的四肢處於自然的生理狀態。 合理包裹新生嬰兒的方式是:先將薄毛毯對折成三角形, 頂端朝上平鋪在床中間;將寶寶放在毯中間, 脖子要對著毯頂端, 並包好尿布, 注意不要蓋住臍部;然後將一側對折包住寶寶身體, 將多餘的部分平塞在寶寶身體下面;再將另一側以相反的方向對折並塞好;最後, 再蓋一層蓬鬆的小棉被, 將被角塞到毯子下面, 或者將寶寶放入睡袋。

如何正確抱放新生嬰兒

具體方法為慢慢地彎下腰, 從側面或正面貼近寶寶, 一手伸入他的頸後, 托住新生嬰兒的腦袋, 另一隻手放在他的背臀部之間, 支撐住寶寶的下半身;然後, 起身並輕柔平穩地將寶寶抱起。

Advertisiment
將寶寶整個體重轉移至手上, 並確保頭部被穩穩地托在手中, 然後邊起身邊把他抱到自己的胸前。 最後, 把寶寶平抱或豎抱在自己的胸前。 在放下寶寶的過程中, 同樣要保證支撐好寶寶的頭部, 否則, 寶寶就會出現頭部後仰、四肢抖動, 呈驚嚇狀。 放下寶寶時, 要用手臂支撐住新生嬰兒的腦袋, 然後平穩地將其放在床上, 同時也可以用溫柔的目光注視寶寶。

包裹新生兒的使用材料

一個長方型的毯子或者一塊稍有彈性的布料。 那些小的毯子非常適合寶寶的第一種包裹方法或快速包裹法。 為了製作一個真正好的舒適款包裹, 您將需要大一點的布塊, 可以覆蓋更多。 一塊大毯子或一塊有彈性的布塊, 大約2英尺×3英尺(62釐米×92釐米)都可以使用。

年齡範圍:新生兒到2至3個月寶寶(有些寶寶願意使用更長時間)新生兒包裹步驟:當您開始包裹新生兒時,請確保您寶寶的四肢是緊貼著身體兩側的。

1、平放一張長方形的毯子呈菱形的形狀。疊起上角至左右兩邊的位置。

2、將新生兒放在毯子的頂部,肩膀剛好與折角平齊。

3、扶著寶寶的右臂,將毯子裹住他的右肩膀並穿過身體,保持毯子的緊固度。將毯子塞進他的左腋下,放在背後及左臀部下。拉直左肩膀下的毯子以防止鬆懈。

4、現在在新生兒左邊抓住他的左臂,拿起底部的一角將它貼身塞入寶寶的左肩膀中,(如果布塊不夠長,可以塞進脖子下V形的位置)。

5、輕輕折起右上角的布塊,只要一點就好。然後將整個右邊的布塊折起,貼著新生兒的身體放在身下的位置,像一個皮帶的樣子。

6、將最後一角塞入V形的位置。

育兒專家指出,在包裹新生兒時,要注意維持其自然體位。即新生兒的上肢是“W”字型,腹部如鼓形,下肢是“M”字型,其活動度為120度~140度。這種自然體位適合新生兒的活動和正常發育。

年齡範圍:新生兒到2至3個月寶寶(有些寶寶願意使用更長時間)新生兒包裹步驟:當您開始包裹新生兒時,請確保您寶寶的四肢是緊貼著身體兩側的。

1、平放一張長方形的毯子呈菱形的形狀。疊起上角至左右兩邊的位置。

2、將新生兒放在毯子的頂部,肩膀剛好與折角平齊。

3、扶著寶寶的右臂,將毯子裹住他的右肩膀並穿過身體,保持毯子的緊固度。將毯子塞進他的左腋下,放在背後及左臀部下。拉直左肩膀下的毯子以防止鬆懈。

4、現在在新生兒左邊抓住他的左臂,拿起底部的一角將它貼身塞入寶寶的左肩膀中,(如果布塊不夠長,可以塞進脖子下V形的位置)。

5、輕輕折起右上角的布塊,只要一點就好。然後將整個右邊的布塊折起,貼著新生兒的身體放在身下的位置,像一個皮帶的樣子。

6、將最後一角塞入V形的位置。

育兒專家指出,在包裹新生兒時,要注意維持其自然體位。即新生兒的上肢是“W”字型,腹部如鼓形,下肢是“M”字型,其活動度為120度~140度。這種自然體位適合新生兒的活動和正常發育。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怎樣去除新生兒黃疸啊?有什麼方法

    您好,正常的新生兒黃疸指數不能超過5-7,新生兒有可能出現生理性黃疸,黃疸程度較輕,無需太擔心,一般早產兒255 umol/L(15mg/dl),足月兒220.6 umol/L(12.9mg/dl)... [詳細答案]

  • 3回答

    新生兒黃疸日常護理的方法?

    去醫院測黃疸值高出正常值,建議回家多曬太陽,每天喝點葡萄糖水,否則就要用藍光照退黃。 我們曬太陽曬了一個星期,就完全退掉了。是母乳性黃疸的話,最好不要給寶寶吃藥 你家寶寶還小了,黃疸是正常 的不用太... [詳細答案]

  • 1回答

    治療新生兒濕疹有什麼好的方法?

    濕疹遇濕遇熱會表現顯著。平時多給寶寶擦點霜,注意保濕。不要給寶寶塗抹激素性藥膏,患處給寶寶塗點無激素的杏璞霜,不要捂著寶寶,母乳餵養寶媽注意忌口,辛辣刺激和可能致敏的食物儘量不要吃。濕疹患處用溫清水... [詳細答案]

  • 1回答

    怎樣護理在冬季出生的早產新生兒?

    你好,早產兒本身體質較弱,護理不當容易出現併發症等危險,建議多從溫度、濕度、餵養、洗浴等各個環節入手,一般溫度方面適宜的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5℃~28℃,濕度一般應保持在50%左右;餵養堅持母乳餵養可... [詳細答案]

  • 1回答

    冬季怎樣護理新生兒的小屁股?

    小孩子的小屁股在冬天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出現乾燥、乾裂的情況,所以媽媽們要注意護理好,首先要注意保證小屁股的濕潤,要擦一些護膚的用品。用的紙尿片要柔軟通風的。如果孩子小便或者是大便的時候,都要用濕毛巾擦...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