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和孩子更好的溝通,一起來學學這些溝通小技巧

 父母是孩子成長之路上最重要最親密的人, 孩子最需要溝通的人就是父母。 但很多父母並不能每天都花很多時間陪著孩子, 這個時候有效的溝通就非常重要。 所以父母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和孩子交流, 瞭解他們的思想觀。 這時候,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關鍵。 下面十二個秘訣可以幫您跟孩子高效的溝通。

1、要讓孩子敞開心扉, 父母首先要學會, 聽!聽!聽!

當孩子和父母交談時, 父母應該“停止手中所作的一切事情”。 如果父母繼續他們在做的事情, 孩子會認為父母對他們所說的事情不在乎。

Advertisiment
特別是當孩子向父母述說他們的憂慮, 擔心和恐懼時, 父母不能快下結論。 孩子有時不需要聽父母的說教和建議, 他們只希望向父母發洩一下自己的感受。 其實在生活中, 有時孩子渴望在痛苦的時候, 能靠在自己信賴親人的肩膀上痛哭一場。 也有的時候, 孩子只想聽到父母理解他們的感受, 給與無聲的同情。

2、每天和孩子“漫不經心地聊天”

比如, 每天餐桌上, 大家各自談論一天的工作和學習情況和一些非常有興趣, 並願意和孩子一起商討, 聆聽他的感受的時間, 而不是給孩子說教的時間。

3、不要“否定”, 只要“同理”

大人跟孩子聊天, 很容易發生的一個狀況, 就是大人常常喜歡否定孩子的感受,

Advertisiment
保持中立的語調、同理感受他的感受, 往往可以讓你知道孩子更多的想法, 瞭解他的需求, 進而幫助他解決困境。

4、給孩子選擇的權力

盡可能讓孩子做一些選擇。 這樣, 孩子會感到我們聆聽他的意見, 尊種他的選擇。 因為孩子以為我們和他交流, 應該是雙向的, 互動的, 而不僅僅是我們單向的說教。

5、避免在憤怒和沮喪時, 失言而講出違心之語

我們和孩子交流要用平靜和令人信服的語氣, 這樣, 孩子會接受我們的意見。 信任和尊重來自誠信和真誠。 我們不要因為想讓孩子好受而說違心話, 因為孩子能夠覺察父母的心意。

6、成為孩子受到鼓勵的來源

7、讓孩子覺得和父母交談能到得到安慰

當父母在傾聽孩子訴說時, 不要時時以父母的身份來向孩子說教。

Advertisiment
我們要把自己當成是孩子的朋友, 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來思考, 這樣就可以幫助他在交流時先思考, 再行動。

8、不要像拷問式的給孩子一大堆問題

在孩子交談時, 父母不能控制談話的內容。 如果孩子願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感受, 而得到的卻是父母的責駡, 那麼孩子就不會向父母敞開自己的心扉。 作為父母, 有時我們不得不向孩子闡明自己的觀點, 但這時, 我們總是就事論事, 而不簡單地指責孩子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9、主動和孩子交流

記住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儘管有些話題我們不喜歡, 但還是要和孩子交流, 這樣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父母關心他, 也願意和父母聊天。

10、父母錯了, 就要承認錯誤,

Advertisiment
向孩子道歉。

有時老公錯怪了兒子, 兒子向老公指出。 老公就會誠懇地向兒子道歉, 並承認父母也是普通之人, 會和兒子一樣犯錯, 並懇請兒子的原諒。

11、注意肢體語言

適當的肢體語言, 會讓孩子覺得你重視他、認真想要和他聊天。 除非是在開車的時候, 否則我在和孩子聊天時, 都儘量以平行的目光注視著他。 如果孩子還小, 那就蹲下來;如果是個大孩子, 那就拉著他的手坐下來。 即使是手邊在忙著折衣服、洗碗, 在跟孩子講話時, 也必須要時時轉頭看他的表情。 因為注視別人、專心傾聽, 就表示你很在乎跟他說話。

12、愛孩子

愛孩子, 還有大聲告訴孩子父母對他們的愛。 比如和孩子一起參加學校和課外的體育活動, 和孩子一起看報,

Advertisiment
討論時事, 一起看書, 分享書中的故事。

孩子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父母行為的翻版。 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時, 要真誠探討, 從容應對, 並仔細傾聽, 這樣當孩子碰到同樣情況時, 也會以父母的方法來採取行動。 孩子需要學習分享的不僅僅是他們的財物。 他們也需要學會如何自在地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思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