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感恩節, 朋友圈裡關於感恩遇見你這樣的消息已經傳得滿天飛。 你今天感恩了嗎?你的孩子對你感恩了嗎?
很多家長都有同一種感覺, 那就是孩子越長越大, 但卻越來越不懂畫。 不僅和熟人碰面不主動打招呼, 更沒有一顆感恩的心。 別說外人, 就是對自己的父母也是如此。 究竟是什麼原因, 導致孩子不知感恩呢?
孩子不懂感恩的原因你知道麼?
從現在的家庭結構來看, 絕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 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 倒金字塔式的家庭模式讓孩子們養成了驕橫不講理、自我意識強、不懂得分享的習慣。
Advertisiment
認知出現紕漏
俗話說“知恩圖報”, 只有知道了別人對自己的付出和關愛, 才會產生報恩意識。 如果意識不到別人的付出, 如何產生感恩之心呢?沒有親身體驗 孩子們只知道接受父母給的吃、穿、用, 根本體會不到關懷和愛等情感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 他們逐漸認為那就是父母的義務, 因此根本就不會產生任何感恩的心了。
計較”孩子的付出
孩子沒有分一口好吃的給父母, 沒有記住父母的一個小要求, 這都是父母必須“計較”的小事。 別讓孩子覺得父母對他一無所求, 他根本不需要為父母做什麼。 可這不等於我們就也應跟孩子一樣隨和、大度。 否則, 孩子會覺得你對他一無所求,
Advertisiment
講一講自己的工作艱辛
每一位父母在工作中都很不容易, 但父母們卻愛給孩子一張笑臉, 給孩子一些超脫的環境, 怕艱難的現實生活會給孩子帶來壓力。 其實, 如果父母們能經常告訴孩子一些自己的苦惱, 那麼孩子就會在體諒和感恩中漸漸長大。
以身作則 學會感恩父母的習慣
讓孩子從小就浸潤在感恩的環境裡, 真心感受。 父母要從自身做起, 做好示範,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機對孩子進行教育, 如媽媽幫爸爸做事時, 爸爸可以大聲地對媽媽說:“謝謝!”媽媽接受爸爸的幫助, 也要說一聲:“謝謝!”在這種氛圍中, 孩子耳濡目染,
Advertisiment
學會整理 養成感恩
當前我們的學生中大部分是獨生子女。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獨生子女的各方面條件不斷提高, “小皇帝”、“公主”、“祖宗”已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不少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著很強的依賴性, 複雜的事情不會做, 簡單的事情不願做, 懶得做, 要父母長輩幫忙做, 以致于形成孩子“長不大”的現象, 這是當前青少年成長中不容忽視和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充分利用各種節日 瞭解感恩
春節時要教孩子熱情接受爺爺、 奶奶及其他親屬送給他的禮物, 並表示感謝, 不管價錢多少, 回到家裡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 學會珍惜別人的情意;教師節,
Advertisiment
父母要學會偶爾“示弱”
要多給孩子機會, 讓孩子為父母做些事。 比如下班回家累了, 讓孩子幫忙拿拖鞋;假裝不舒服, 請孩子倒杯水給父母喝……讓孩子學會給予, 懂得父母和別人的給予與幫助是一種“恩惠”, 而不是理所當然或者欠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