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生產後需要坐月子, 但您瞭解坐月子的相關知識嗎?相信不少新媽媽對坐月子的瞭解更多的局限於理論知識, 或者是道聼塗説, 並沒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那麼, 坐月子的時間究竟要多久呢?怎樣坐月子才是最科學的呢?這是很多新媽媽比較關心的問題。 也許坐月子對於每位新媽媽來說都不會陌生, 不過, 你真的會坐月子嗎?
一、坐月子的基本方法
1、慎寒溫隨著氣候與居住環境的溫、濕度變化, 產婦穿著的服裝與室內使用的電器設備, 應做好適當的調整, 室內溫度約25~26℃, 濕度約50%~60%, 穿著長袖、長褲、襪子,
Advertisiment
2、適勞逸適度的勞動與休息, 對於惡露的排出、筋骨及身材的恢復很有幫助。 產後初始, 產婦覺得虛弱、頭暈、乏力時, 必須多臥床休息, 起床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 等體力逐漸恢復就可以將時間稍稍拉長些, 時間還是以1小時至2小時為限, 以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姿, 導致腰酸、背痛、腿酸、膝踝關節的疼痛。
3、勤清潔頭髮、身體要經常清洗, 以保持清潔, 避免遭受細菌感染而發炎。 古代由於環境簡陋, 生活條件差, 又沒有電器設備, 因此規定較嚴, 而有一個月不能洗頭、洗澡的限制, 現代人不必如此辛苦。 洗頭, 洗澡要用40℃左右的溫水, 洗完頭後要及時用幹毛巾擦乾頭髮。
4、調飲食前面三項每一個人都沒有差別,
Advertisiment
那麼, 坐月子需要多久呢?坐月子最佳的時間段是幾個月呢?
二、坐月子的基本時間
傳統的坐月子從寶寶出生之日算起, 一般持續1個月的時間。 古人有“彌月為期, 百日為度”之說。 產後1個月稱為“彌月”, 即“小滿月”, 也就是傳統上通常所說的“月子”。 廣義的“月子”通常是指分娩後1~3個月。 這裡的3個月, 對應的就是古人說的“百日為度”。
現代醫學一般認為, 坐月子的時間應該是42~46天, 因為醫學上所講的產褥期是6~8周左右。 惡露完全消失, 以及你的子宮恢復到孕前大小的時間,
Advertisiment
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況, 一些媽媽還可能會延長自己坐月子的時間, 比如感覺身體恢復得不好, 或者剖腹產的傷口還沒有完全癒合等。
以上就是怎樣坐月子才是最科學的的介紹, 所以為了保證我們能坐一個科學月子, 我們最好是要掌握以上坐月子的相關常識。 當然這麼久不出門, 對很多現代的媽媽來說可能都會是一項挑戰。 母嬰專家建議您不要一個人宅在家裡, 也要多和家人、朋友溝通交流, 避免產後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