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聰明與否, 除了跟遺傳因素有關以外, 後天的培養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所以, 爸爸媽媽除了給寶寶補充足夠的營養物質以供大腦活動的需要外, 還應該給寶寶自己探索的機會, 並儘量多與寶寶交流, 及時地給予正確的引導, 那麼怎樣培養1歲的孩子能力呢?
怎樣培養1歲的孩子能力?寶寶一歲了, 感覺最近寶寶懂得好多, 會自己製造出來聲音了, 並且會幫助媽媽拿東西了, 基本上可以區別好多的東西了, 會把小東西從地上撿起來, 1歲寶寶除了這些還應該會哪些能力呢?大家說說, 怎樣培養1歲的孩子能力?
Advertisiment
星寶寶小編說:1歲--1歲半的孩子是吸收性思維和各種感知覺發展的敏感期, 是器官協調、肌肉發展和對物品發生興趣的敏感期。 這時期被稱為學步期或運動時代, 因為孩子開始嘗試運動自己的身體, 喜歡到處探險, 用手攢任何東西, 開始學站立、走路。
另外1歲寶寶是寶寶生長發育速度最快的時期, 每一個月都會有新的突破, 帶給爸爸媽媽驚喜。 不僅如此, 爸爸媽媽要多瞭解寶寶生長發育的特點, 給予其正確的引導, 幫助寶寶更好地成長。
一、提供視覺刺激
家長可以在寶寶搖籃的四周貼些圖片, 並經常更換, 來促進孩子的用眼興趣。 當他能自如地用手抓握時, 就會拉扯這些圖片, 好像他能把圖片上的人、景物拉出來似的。
Advertisiment
寶寶對人類臉部的注意最多, 所以, 不妨把紙片剪成圖形, 畫上人臉的大概特點, 寶寶就會長時間地注視著這些圖案。
二、提供聽覺刺激
寶寶的聽覺很好, 父母、保姆最好經常與他聊聊、哼哼歌。 也許你還記得幼時媽媽哼的催眠曲。 如有興趣不妨將這些輕柔、寧靜的曲子記錄下來在照料孩子時你就可以經常隨口哼哼。
聲音、音調、節奏的變換是轉移煩躁不安的寶寶的絕妙辦法。 同時也可以將一些適合寶寶的流行歌曲記下來。 例如一個正劈劈啪啪地拍打著洗澡水的寶寶聽到進行曲會更加活潑、有勁。
Advertisiment
三、提供動感刺激
父母、保姆應該經常變換寶寶在床上、椅子上的姿勢鼓勵他活動軀幹、手臂和雙腿。 一個能控制自己頭部、頸部的寶寶總是喜歡翻來滾去或玩著自己的手臂、雙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