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培養兒童美術欣賞能力

一般來說, 一次完整的美術欣賞活動可以考慮以下幾個環節:

1、整體感覺, 自由地談論

美術欣賞教育是一種給兒童以豐富而複雜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動。 在這種特殊的精神活動中, 兒童要獲得各種各樣的心理感受, 把認知物件變為情感體驗的物件。 對藝術品的初步印象, 是兒童進入美術欣賞的第一步, 這一步應把兒童鮮活的個人體驗放在優先位置, 由此出發再來討論其他問題。 如在米羅《哈裡昆狂歡節》的欣賞活動中, 教師剛出示這幅作品, 兒童就情不自禁地發出一片“哇!....。 .”的驚呼, 他們有的瞪大雙眼,

Advertisiment
有的興奮地晃動著身體, 有的大聲叫著“真漂亮!”顯然, 他們是被畫面鮮豔豐富的色彩、各種奇特的、不規則的圖案所吸引住了, 這便是他們對這幅作品的第一印象。 這是未被教師修正過的最原始最真實的直覺體驗, 它伴隨一種創造性知覺活動和思維活動, 是兒童產生審美愉悅的重要源泉。 面對兒童的這種表現, 教師如果選擇制止、阻攔甚至訓斥兒童的隨意和不守規矩的態度, 就會挫傷兒童的積極性, 妨礙兒童良好的情緒體驗和審美心境的形成。 兒童在欣賞藝術品的瞬間, 他們把所看到的、感覺到的和體驗到的東西往往都彙集在了一起, 表現出特定表情、姿態、動作和聲音, 他們的思維奇跡般地活動起來,
Advertisiment
這是一件好事。 此時教師應支持、鼓勵和激發兒童的表現欲, 給他們一定的時間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還可以和兒童一起作出真實的反應, 拉近與兒童的距離。

2、要素識別及其形式關係分析

兒童欣賞美術作品, 不僅要獲得對作品的內容、主題、題材等的認識, 更重要的還要逐漸養成能夠透過畫面所描繪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內容, 進一步感知和體驗潛伏在具象中的抽象形式和意味的習慣和能力。 這一步可以以老師“你看到了什麼”的提問為線索, 引導兒童發現作品的點、線、形、色等要素。 要放手讓兒童認真觀察, 自由討論, 一開始兒童可能會主要仿照於從作品描繪的具體事物, 或這些點、線、形、色所構成的東西“像什麼”的角度來觀察和感知。

Advertisiment
如在《哈裡昆狂歡節》這幅畫中, 幼兒說出他們看到的具體事物就有“耳朵、眼睛、魚、小提琴、太陽、梯子、小貓、小羊、豆子、小音符”等很多種。 兒童能從這幅抽象畫中看出這麼多東西來, 說明他們的想像是豐富的, 思維是活動的, 這是兒童欣賞能力發展的良好開端, 但這還主要是一種日常知覺而非審美知覺。 在討論中孩子們還提到他們看到了“線條”, 紅、共同、藍等各種“色塊”, 各種形狀等, 這是一些屬於形式語言的東西, 是徒刑藝術的魅力的本體所在, 是美術欣賞活動中教師要著意引導兒童把握的。 在識別了線、形、色等要素之後, 有時甚至在識別這些要素的過程中, 這些要素與要素之間所形成的關係, 它們所表現的情感和蘊含的意味,
Advertisiment
自然便會成為兒童感受和談論的主要內容。 如在欣賞《哈裡昆狂歡節》時, 幼兒不僅談到小提琴正發出美妙的聲音, 梯子上有個耳朵, 還談到梯子上的耳朵在聽好聽的音樂。 當談到畫面中用的最多的顏色是紅色時, 幼兒的感受是感覺很暖和, 很高興, 自己也想像小動物們一樣跳舞。

3、回到整體, 較深入地討論作品給人的感覺

這是又一次的整體感受。 它建立在兒童對作品的各種要素及其美學意味的深切感受和講座之上, 它與第一印象時相比, 應該是更深刻的。 這一步也可以通過給作品命名並說出為什麼要這樣命名的方式來進行, 因為兒童對作品的命名往往能夠反映他們對作品的總的感覺,

Advertisiment
而考慮取名字的理由則能幫助他們整理和清晰地瞭解自己的這些感受和思考過程, 這裡既是有直覺的、感受的東西, 也夾雜了理性的、邏輯的東西。

從以上一次欣賞活動的幾個環節中不難看出, 在教師引導下, 兒童對美術作品的欣賞經歷了一次“整體——部分——整體”的整體感受, 然後進行部分分析和感受, 最後再回到整體, 這是符合美術欣賞的一般規律的。

4、創作

兒童對美術欣賞中基本藝術語言與形式美的原理的認識還可以經由藝術創作來獲得。 這是在幼兒對欣賞的傷口進行心理回憶, 並進行討論、構思的前提下進行的。 如:欣賞《哈裡昆狂歡節》後, 兒童以色紙剪貼的方式表現植物、小動物盡情狂歡的情景, 創作時教師盡可能提供多種媒介和材料供兒童自由選擇,使兒童能夠自由地運用媒介和材料進行創作。事實證明,這種鼓勵兒童會把欣賞的經驗結合起來,或學習借鑒畫家的作畫方式和表現手法,或用自己的繪畫語言描繪作品所表現、傳達的情感等操作方式非常有助於幼兒對藝術語言與形式美的原理的理解。

5、作品評議

創作時教師盡可能提供多種媒介和材料供兒童自由選擇,使兒童能夠自由地運用媒介和材料進行創作。事實證明,這種鼓勵兒童會把欣賞的經驗結合起來,或學習借鑒畫家的作畫方式和表現手法,或用自己的繪畫語言描繪作品所表現、傳達的情感等操作方式非常有助於幼兒對藝術語言與形式美的原理的理解。

5、作品評議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怎樣培養五歲寶寶的學習興趣?

    1、培養幼兒學習興趣,不要脫離幼兒實際。 由於幼兒年齡尚小,生活經驗少,知識面窄,因此,在培養幼兒學習興趣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由於生理和心理的發育不夠成熟,理解事物的能力較差。因... [詳細答案]

  • 6回答

    怎麼培養兒童活潑開朗的性格?

    根據你的情況來看,你想小孩有一個活潑開朗的性格,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因為最近公佈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勤奮並非成功秘訣,快樂才是成功之道。心理學家們說,保持快樂心境的人們更樂於嘗試新事物和挑戰自我,更... [詳細答案]

  • 5回答

    如何培養兒童堅強的性格?

    根據你的情況來看,你想培養你小孩堅強的性格,那麼,你可以通過這樣來培養你小孩:1:讓孩子學會生活,把握自己,家長的包辦代替是孩子形成軟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 [詳細答案]

  • 6回答

    如何培養兒童良好的性格?

    其實想培養小孩有良好的性格,你就需要從小開始來培養他才可以啊。1:嬰兒對父母有很強的依賴性,一定要好好照顧他/她,否則等他/她長大了,會處理不好和周圍人之間的關係的。孩子的好奇心強,一定要盡力滿足他... [詳細答案]

  • 1回答

    怎樣培養孩子才可以讓孩子適應環境而不患節後綜合征?

    家長的教育慢慢的要適應國情,適應社會的發展。因為現在很多家庭都還是獨生子女,多給孩子找玩伴可以減少孩子的孤獨感,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別人家去,讓他(她)學習和別人的父母交往,也能增加孩子社會適應能力...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