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 自信的孩子, 在面對別人的惡意攻擊時能沉穩以對, 並擁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壓能力, 在人際關係上也會得心應手。
事實上, 父母親對孩子的評價, 對其自信有著直接的影響, 因此, 若平時只是批評而極少給予表揚, 父母親就會在不知不覺中, 塑造了孩子心目中不佳的自我形象。 所以建議父母親可以坐下來, 寫下孩子值得欣賞的優點。 而在這想特別提醒家長的是, 這些優點不該是孩子和別人比較的成果,
Advertisiment
2 怎樣培養孩子的情商:培養忍耐力和自製力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幼稚園老師給每個孩子一塊糖, 並告訴他們:“現在吃, 就只給一塊, 如果能忍一小時後再吃, 可以再獎勵一塊。 ”以後的跟蹤調查的結果顯示, 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於不能忍耐的孩子。 這在心理學叫延時效應,
Advertisiment
許多孩子辦事虎頭蛇尾, 缺乏意志和耐性, 長大以後事業上也少有成功。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忍耐力呢?比如, 幼小的孩子急於喝奶時, 不要馬上滿足他, 讓他哭一會兒, 一邊慢慢和他說話, 一邊拍他的後背, 然後再給他吃, 忍耐時間逐漸加長, 從幾秒到幾分鐘;對每次都把零花錢很快花光的孩子, 家長可以說:“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錢, 下周可以加倍給你, 你可以攢起來買你需要的大東西了。 ”孩子遇到困難, 家長不要馬上給他幫助, 而是鼓勵他堅持一下, 忍受挫折帶來的不愉快, 努力爭取成功。
3 怎樣培養孩子的情商:多接觸社會, 培養好奇心
有的家長很少讓孩子出門, 擔心這擔心那。
Advertisiment
孩子對外界刺激最初是被動地接受, 逐漸開始對周圍的一切感到好奇, 都想嘗試去摸摸、看看、甚至會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 這是一種求知欲的表現, 也是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 如果家長什麼都不讓孩子動, 不但使他失去了學習的機會, 也會扼殺了他的積極性, 將來你想讓他有興趣幹點什麼事,
Advertisiment
4 怎樣培養孩子的情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錯事或弄壞東西都是在所難免的, 不要老是數落孩子:“你怎麼這樣不聽話!”“這個不能動, 那個不能動。 ”這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不要怕孩子淘氣給你添麻煩, 而要多考慮什麼有益於孩子的心理成長, 因為幼兒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願望得到滿足之後。 情緒和社會化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 家長也要克制自己簡單和粗暴的教育方式。 如果真是不讓孩子玩某樣東西, 應該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興趣轉移開。
孩子的成長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Advertisiment
12 5 怎樣培養孩子的情商: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態度
對孩子來說, 父母可以給他們的最佳的禮物就是:一份無可救藥的樂觀心態。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 只要孩子對自己持正面的看法, 對未來有樂觀的態度, 那父母就大可放心, 這孩子這輩子不會離幸福太遠。
樂觀孩子的重要表現之一, 就是懂得對事情做正面的思考。
我認識的一個孩子, 有次老師當眾批評他的歷史成績。 大多數孩子都會因此而覺得有失顏面而耿耿於懷。 然而他做了心態上的調整,笑著跟媽媽說:“幸好老師批評的是我最爛的一門科目,如果我最好的一門科目還被他批評,那我不就更慘了。”有這樣的正面思維能力,就是樂觀特質的精彩展現。因為他知道怎麼在任何環境中看到事情的優點面,從而避免了負面情緒的不當干擾,而找到激勵自己的動力。
為了幫助孩子學會看到事情的優點面,父母親應常常用正向發問的方式啟發孩子的思考,比如“今天認識的這個新同學,你覺得他有什麼優點?”而在碰到挫折時,例如孩子上臺演出不理想,爸媽不該說:“你今天怎麼回事,表現得一塌糊塗。”而該用:“這次可能讓你自己失望了,那你覺得有沒有什麼值得 肯定的部分呢?”如此一來,孩子就有能力去思索正面的答案,例如“比起上次還是略有進步”,或者是“學到了重要的經驗,下次上臺該做更充分的準備。”
正向思維能力是在日積月累中形成的,只要平時多花點心思,父母親就能幫助孩子培養出樂觀的正向思考習慣。
6 怎樣培養孩子的情商:培養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所以父母應該要多安排些機會,歡迎孩子的玩伴來到家裡和孩子一起玩耍,學習,以及共同度過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如生日等)。重視情商的父母親在孩子參加這些團體活動時,關注的焦點不會是孩子與他人的比較結果,例如“我的孩子個頭比別人高多少?”,或者念著“我的孩子學習比別人快還是 慢?”父母親該觀察的是,孩子在和別人的互動當中,他是主動和他人說話?還是害羞不開口?當別人跟他說話的時候,他是什麼反應?而萬一與他人發生矛盾,他又是如何回應的?為了防止自己又落入“與他人較量“的慣性思維中,家長們不妨準備個小的筆記本,提醒自己觀察的重點,並做記錄。
同時,也別忘了鼓勵孩子主動向他人提供協助,這是團隊協作能力中很重要的一個特質。父母親該多鼓勵孩子觀察別人的需求,而主動提供幫助。不妨常問孩子:“ 你有注意到有誰特別需要幫忙嗎?”,“你覺得你能夠做些什麼去幫助別人嗎?”而在孩子提供他人協助時,例如幫家人提東西,則該立刻給予及時的表揚,如此一 來,孩子就能夠培養出團隊意識及協作能力。日後無論對工作還是生活,皆會大有助益。
12 然而他做了心態上的調整,笑著跟媽媽說:“幸好老師批評的是我最爛的一門科目,如果我最好的一門科目還被他批評,那我不就更慘了。”有這樣的正面思維能力,就是樂觀特質的精彩展現。因為他知道怎麼在任何環境中看到事情的優點面,從而避免了負面情緒的不當干擾,而找到激勵自己的動力。
為了幫助孩子學會看到事情的優點面,父母親應常常用正向發問的方式啟發孩子的思考,比如“今天認識的這個新同學,你覺得他有什麼優點?”而在碰到挫折時,例如孩子上臺演出不理想,爸媽不該說:“你今天怎麼回事,表現得一塌糊塗。”而該用:“這次可能讓你自己失望了,那你覺得有沒有什麼值得 肯定的部分呢?”如此一來,孩子就有能力去思索正面的答案,例如“比起上次還是略有進步”,或者是“學到了重要的經驗,下次上臺該做更充分的準備。”
正向思維能力是在日積月累中形成的,只要平時多花點心思,父母親就能幫助孩子培養出樂觀的正向思考習慣。
6 怎樣培養孩子的情商:培養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所以父母應該要多安排些機會,歡迎孩子的玩伴來到家裡和孩子一起玩耍,學習,以及共同度過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如生日等)。重視情商的父母親在孩子參加這些團體活動時,關注的焦點不會是孩子與他人的比較結果,例如“我的孩子個頭比別人高多少?”,或者念著“我的孩子學習比別人快還是 慢?”父母親該觀察的是,孩子在和別人的互動當中,他是主動和他人說話?還是害羞不開口?當別人跟他說話的時候,他是什麼反應?而萬一與他人發生矛盾,他又是如何回應的?為了防止自己又落入“與他人較量“的慣性思維中,家長們不妨準備個小的筆記本,提醒自己觀察的重點,並做記錄。
同時,也別忘了鼓勵孩子主動向他人提供協助,這是團隊協作能力中很重要的一個特質。父母親該多鼓勵孩子觀察別人的需求,而主動提供幫助。不妨常問孩子:“ 你有注意到有誰特別需要幫忙嗎?”,“你覺得你能夠做些什麼去幫助別人嗎?”而在孩子提供他人協助時,例如幫家人提東西,則該立刻給予及時的表揚,如此一 來,孩子就能夠培養出團隊意識及協作能力。日後無論對工作還是生活,皆會大有助益。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