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培養孩子的時間觀?

時間知覺是個體對客觀現象的延續性和順序性的反映, 即對客觀事物運動過程的長短和先後的辨認。 雖然,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 我們就已經在對其進行時間概念的灌輸, 但3~4歲的孩子對時間概念的掌握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 經常會出現時間關係的混淆, 而且感知的準確性也因為時間的長短而存在差異。 所以家長要注意加強對孩子這方面能力的培養。

時間是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的, 因此, 要理解時間概念要從我們周圍開始。

一、從孩子最熟悉、最容易理解、最具體的概念教起。

父母根據孩子思維發展的水準,

Advertisiment
首先教會孩子理解幾個基本的時間概念, 例如白天、黑夜、早晨和晚上:其次是今天、昨天和明天, 然後是星期、月、年以及一些比較精細的時間概念, 如小時、分、秒等。 把孩子要學習的時間概念與具體的日常生活情景結合在一起, 有助於孩子理解時間概念。 比如:早晨6點, 叫孩子起床, 家長可以說:“快看表, 都6點了, 趕緊起床。 ”早上點鐘, 催孩子上幼稚園;中午12點, 提醒孩子該睡午覺了;下午4點半, 該聽兒童節目了等等。 這樣, 經過多次反復, 孩子就會慢慢理解時間概念, 並自己看鐘錶了。

二、教孩子認識時鐘掌握時間概念。

孩子對時鐘的認識, 可以説明其形成時間概念, 並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如把時鐘放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

Advertisiment
告訴孩子短針是時針, 長針是分針, 分針走一圈, 時針才走一格, 時針每走一格就是一個小時, 兩格是兩小時, 依次類推。 家長可以先撥給孩子看, 再讓孩子撥, 讓孩子依順序認識1點、2點、2點半……。 還可以和孩子做遊戲:每人隨意報一個時間數字, 看誰撥得又快又准。 做一段時間紙面鐘遊戲後, 最好能讓孩子撥一撥真正鬧鐘。 家長還可以在鐘上貼上各種圖片, 如上午7點30分貼一個牛奶瓶, 表示早餐時間, 中午12點貼上米飯圖片, 表示午餐時間, 下午4點貼上一個電視圖片, 表示要看兒童節目了等等, 來加強孩子對時間概念的感知。

三、教孩子認識星期幾、月份、陰曆、陽曆等。

當孩子會看鐘錶, 學會從1數到50, 並且有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概念後,

Advertisiment
就可以教孩子認日曆了。 家長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情景來引導孩子認識時間, 比如教孩子認星期, 可以經由日曆或月曆, 來教孩子學認星期。 月曆一般是顯示一個月內相應的星期分佈狀況, 而且星期日到星期六是順序排列, 星期六和星期日以特別顏色顯示。 可以讓孩子每天都看看月曆, 並根據每天安排的活動來記憶星期, 如星期天爸爸、媽媽都休息, 自己也不用去幼稚園;星期一幼稚園有繪畫課, 星期二有音樂課等。 讓孩子明白7天組成一周, 一周內順序總是一樣的, 並不斷重複。 也可讓孩子找自己的生日是哪月哪日、星期幾來學習認識月份、陰曆、陽曆等。

幼兒的時間觀念很模糊,

Advertisiment
掌握一些表示時間的詞語, 理解其含義, 對孩子來說, 無疑是必要的。

當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馬上”等詞語的含義後, 孩子也許會更規矩些。 當寶寶有一些要求時, 媽媽經常告訴他“吃過午飯”、或“等爸爸回來”“午睡之後”等等以作為時間的概念。 因為這樣寶寶就立刻聽懂了, 而且能耐心地等待到應諾的時間有準備去做某事。 這是幼兒的時間概念, 因為孩子不認識鐘錶, 也不懂得幾點是什麼意思。

幸孕小編溫馨提示:

除了讓孩子掌握時間概念外, 還要培養孩子的守時觀念。 這不僅對於增強孩子的時間概念有著重要的作用, 而且, 還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因為守時的人永遠能獲得別人的好感, 對成功有利。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