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23個月嬰兒性格慢我們要從他們不同的表現來進行分析原因, 從而更好的來針對性的進行處理和解決問題, 從而來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如下的表現和解決之道吧。

第一類表現 

做任何事都是慢吞吞的, 老是跟不上別人的速度, 起床、穿衣、穿鞋、收玩具等, 總是拖三落四, 那怕大人發脾氣也做不快。  

原因 :

天生如此, 這類孩子對事物常常表現出畏縮、害怕、害羞沉默, 且不願意與別人互動。  

解決之道 

這一類寶寶處事磨蹭, 是因為性格使然, 所以要想從根源上改變這類寶寶磨蹭的習慣是不現實的。

Advertisiment
但爸爸媽媽一定要堅持給予寶寶幫助與鼓勵, 不要嘲笑寶寶的慢, 而是對他的每一點進步予以最大的表場, 從而激發寶寶做事加快速度。  

第二類表現 

做事並不每件都落後于別的孩子, 仔細觀察發現,這類寶寶通常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或有較大誘惑時做事動作較快,若所做或將做的事是他不情願的, 動作就變得慢吞吞。  

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這類寶寶通常在爸媽吩咐做某事時, 並沒有集中注意力聽到並隨之去做, 或心裡想著其他事, 做爸媽要求的事情就顯得“漫不經心”, 在爸媽眼裡這種行為就是“慢吞吞”。  

解決之道:

可以選擇孩子平時最愛東西, 比如最愛玩的遊戲、最愛看的動畫片等等, 激發孩子做事的注意力,

Advertisiment
還可以做一些練習, 來培養孩子注意力的持續時間。 儘量不要把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做比較, 但可以跟他以前的表現比, 也可以跟爸爸媽媽比, 這樣處理是為了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2、爸媽指令太多, 孩子無從應付: 

爸媽有時往往一個指令出去, 就要孩子馬上做出回應。 然而每個孩子發展都是不一樣的, 有的孩子動作發展較快, 有的是思考方面較快, 當孩子的思考動作協調不是 很好時, 而家長卻又要求嚴格, 超出孩子動作能力時, 爸媽就會認為孩子慢吞吞, 而孩子則會認為他已經很快了。 爸爸媽媽和孩子的標準不一樣, 常是孩子被認為慢 吞吞的主要原因。  

解決之道:

爸爸媽媽做事也不能急於求成, 孩子做事慢並非說改就改,

Advertisiment
要孩子改掉一種壞毛病, 養成一種好習慣,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通過反復的、多次的練習, 才能實 現。 因此, 第一, 家長要有耐心、有信心, 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比人家的差;第二, 多給孩子練習的機會, 但要視不同情況不同對待, 不能操之過急;第三, 根據孩子 的表現, 給予適當的評價;第四, 要持之以恆, 注意在求快的同時, 依然要以做得好為最終標準。  

3、缺乏興趣:

孩子面對他感興趣的事, 動作就很快, 沒興趣的事就在那裡磨蹭, 如今天要去動物園玩, 他可以在3分鐘內穿好衣服、襪子, 還反過來催大人。 如果換成要他去收拾地上的玩具的話, 他就開始慢吞吞, 任你喊破嗓子, 他的動作還是依然故我的慢。  

解決之道:

Advertisiment

激發孩子的興趣。 爸爸媽媽試著觀察一下孩子對什麼比較感興趣, 試著用孩子喜歡的事物去激發孩子做事的積極性, 例如答應孩子做完事可以看十分鐘電視, 又或者答應孩子可以買一樣玩具等等, 只要注意觀察, 有十足的耐心, 孩子磨蹭的壞習慣一定是可以根治的。  

4、家庭氛圍:爸爸媽媽都是慢性子, 叫寶寶如何快得起來。  

解決之道:

先改變一下自己, 再想著改變寶寶吧。 又或者來一個家庭比賽, 看看誰的動作快。  

5、缺乏信心:通常這類孩子的爸爸媽媽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 孩子的行為常常有指責之處, 令孩子無端失去信心, 認為少做少錯, 自然動作遲緩。  

解決之道:

對於這樣的孩子, 爸爸媽媽一定要改變以往追求完美的教育方法,

Advertisiment
“金無足金, 人無完人”, 試著把責備改成鼓勵。 例如:孩子喝牛奶時把杯子弄翻了, 如果媽媽能換一個角度問他:“你把牛媽媽的奶灑了, 要怎麼辦?”可能就容易引發孩子對立時解決問題的興趣, 如果只是一味責怪, 會搞得孩子不知所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