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

‍‍良好的衛生習慣能促成一個人一生的健康平安。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有益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因此, 家長應注意從小培養孩子講衛生的好習慣。  》》孩子的早期教育你真的做好了嗎‍‍

我就要喝果汁

剛上小班的傲傲天天跟老師發脾氣, 原因是他不肯喝白開水, 非要老師拿果汁給他喝。 晚上回到家, 小傢伙不是吃冷飲就是喝果汁, 就不肯喝白開水, 這真是愁壞了傲傲媽媽。

果汁代替開水——壞習慣之一分析:

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能促進新陳代謝和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 如果水分攝入不足,

Advertisiment
人可能會出現上火、起口瘡、長水泡、便秘等症狀。 雖然可以飲用適量的飲料來補充水分, 但長期用飲料來代替水會引起身體供水不足, 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  

巧媽媽對策

★讓孩子知道水對人體的重要性。 家長可以採用講故事的方式告訴孩子:水是生命之源, 如果沒有水, 花草樹木會枯萎;如果人缺水, 就會流鼻血等。

★鼓勵孩子多喝水。 在戶外活動時家長記得帶上一瓶水, 提醒孩子隨時飲用。 對不願意喝白開水的孩子, 家長可以在水中添加適量的果汁、蜂蜜等, 以後添加的東西逐漸減少, 這樣孩子就會漸漸習慣喝白開水了。

★家裡應少存放飲料, 家長也應少喝果汁, 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我偏要吃肉

航航愛吃肉, 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幼稚園就只肯吃肉食,

Advertisiment
每週還要父母帶他去肯德基。 雞腿漢堡、可樂、薯條這些都是航航的最愛, 對綠葉蔬菜, 他卻從不肯多吃一口。 爸爸媽媽都為航航的挑食和對“洋速食”的熱衷而擔心。  

挑食偏食——壞習慣之二分析:

挑食偏食, 常吃速食是很多孩子的特點。 有些孩子愛吃肉食, 不願意吃蔬菜, 這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可能會造成孩子營養不良, 引發便秘、肥胖、消化不良等病症, 同時還可能導致維生素的缺乏, 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因此, 一旦發現孩子挑食偏食, 家長應及時給予糾正。

巧媽媽對策

★耐心給孩子解釋。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各種食物對人體益處:胡蘿蔔對眼睛好, 能夠讓寶寶的眼睛更明亮;肉裡面有脂肪、鈣和鋅, 能夠讓寶寶更聰明。

Advertisiment
另外, 最好能讓孩子參與到食物的製作中來, 如擇菜、洗菜、包餃子、捏面餅等。 飯菜裡“加入了”自己的勞動, 孩子會吃得更香。

★巧烹飪變花樣。 對孩子不愛吃的菜, 家長可以巧加烹飪, 經常變花樣。 有些蔬菜的特殊味道會引起孩子味覺的不適感, 因此在烹飪時應儘量消除這些特殊味道。 如很多孩子不喜歡吃胡蘿蔔, 那麼家長可以把胡蘿蔔做成奶昔、餃子餡等。 ★做不挑食的父母。 家長對飯菜的喜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 因此, 家長要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挑食, 應以身作則。

我不喜歡洗澡

麗麗剛上寄宿制幼稚園沒幾天, 但已經有老師反映說麗麗不喜歡洗澡, 每次一到洗澡時間, 麗麗就和老師玩起捉迷藏。

Advertisiment
回到家裡, 麗麗也總是藉口“我還要玩玩具”或者“我還要看動畫片”不願去洗澡, 結果每次都是媽媽拖著麗麗進浴室, 孩子便會號啕大哭。

不愛乾淨——壞習慣之三分析:

經常洗澡不僅可以保持皮膚清潔, 驅除身上的汗液和細菌, 還可以改善血液迴圈及新陳代謝, 有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 還能培養孩子愛清潔的好習慣。

巧媽媽對策

★讓孩子體會到洗澡的樂趣。 家長要營造一個溫馨的洗澡氛圍, 讓孩子身心放鬆, 另外水的溫度要適宜, 避免對孩子肌膚造成刺激。

★聽著故事來洗澡。 孩子洗澡時, 家長可以在一旁給孩子講故事, 讓孩子保持身心愉悅。 讓孩子聽著自己喜愛的童話故事洗澡, 還能增進孩子對洗澡的興趣,

Advertisiment
從而使他喜歡上洗澡。

★洗澡前, 不要玩劇烈遊戲。 在洗澡前半個小時內, 不要讓孩子玩太過劇烈的遊戲。 如果孩子玩得過於興奮, 他將很難安靜下來去洗澡。

我也不想尿褲子

好長時間都沒尿褲子的毛毛, 最近忽然又尿褲子了。 原來在幼稚園參加集體活動時, 毛毛害怕挨批評, 不敢和老師請假去上廁所, 實在憋不住的時候才往廁所跑, 結果來不及就尿褲子了。

排泄不規律——壞習慣之四分析:

憋尿、憋大便等壞習慣, 既不衛生又會傷害孩子的身體。 另外, 如果孩子經常因此尿褲子, 也不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培養, 容易使孩子形成膽小害羞的自卑性格。

巧媽媽對策

★可以用生動的例子來引導孩子。 家長可讓孩子瞭解憋尿、憋大便等習慣的危害。 如可以告訴孩子,憋尿、憋大便就像在身體裡放了很多“廢水”和“垃圾”,如果不及時排除,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平常要多訓練孩子穿脫衣服。這樣,孩子在大小便時,就不會因為脫衣服的問題而導致尿褲子了。

★及時提醒,養成習慣。在孩子玩遊戲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地提醒孩子,避免孩子因玩得太開心而忘記上廁所。另外,有的孩子因為害怕,在集體活動時,不敢跟老師提出上廁所的請求。對這種情況,家長要鼓勵孩子勇敢地向老師表達。年齡稍大的孩子,家長還可以放一些衛生紙在孩子的口袋裡,讓孩子能隨時使用,養成習慣。 

如可以告訴孩子,憋尿、憋大便就像在身體裡放了很多“廢水”和“垃圾”,如果不及時排除,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平常要多訓練孩子穿脫衣服。這樣,孩子在大小便時,就不會因為脫衣服的問題而導致尿褲子了。

★及時提醒,養成習慣。在孩子玩遊戲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地提醒孩子,避免孩子因玩得太開心而忘記上廁所。另外,有的孩子因為害怕,在集體活動時,不敢跟老師提出上廁所的請求。對這種情況,家長要鼓勵孩子勇敢地向老師表達。年齡稍大的孩子,家長還可以放一些衛生紙在孩子的口袋裡,讓孩子能隨時使用,養成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