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怎樣培養孩子誠實的品德?

1、 要創造一個寬松、愉快、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 因為只有家庭成員相互保持誠實真摯的態度, 使孩子感到成人的愛護和關心, 他才能夠信賴成人, 有了過失才敢于承認。

2、 經常講一些“做人要誠實”的道理。 由于孩子年齡小, 必須把道理具體化、形象化、趣味化, 孩子才能接受。 所以, 可利用故事, 把做誠實人的道理寓于故事之中, 使孩子明白什么是誠實, 什么是虛假和欺騙, 應該怎樣做, 不該怎樣做。

3、 要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愿望。 如適時地給孩子添置玩具、圖書及彩筆等。 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只要是合理的,

Advertisiment
家庭又是力所能及的, 是會得到滿足的。 這樣可避免孩子因需要不能滿足而把別人的東西隨便拿回來而又不告訴家長和小朋友的情況。

4、 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 當發現孩子有不誠實的言行時, 要采取細致、耐心的方法, 冷靜地聽聽孩子的想法, 分析原因, 對癥下藥, 切不可急躁、粗暴, 甚至施加壓力, 進行打罵、體罰等, 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造成孩子為了躲避責罰打罵而說謊。

5、 制定一些規則并嚴格要求。 如: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帶回家, 沒有得到別人的同意, 不可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借了人家的東西要及時歸還, 有了錯要勇于承認, 凡是答應別人的請求就一定要想方設法去做好等。 這些規則一經提出就要嚴格執行,

Advertisiment
不能朝令夕改, 并要重視克服“第一次”出現的問題。 對執行規則, 家長要態度堅決, 嚴格要求, 切不可遷就、姑息。

6、 成人要以身作則。 孩子好模仿, 他們時時刻刻都在觀察模仿成人的行為, 因此家長要做到言必信, 行必果, 凡是答應孩子的事就一定要兌現。 如因情況有變或因其他原因兌現不了, 也要向孩子說明情況, 解釋清楚, 表明不是有意騙他。 要孩子做誠實的人, 家長必須首先做到待人誠懇, 不說假話, 不夸大成績, 也不掩飾錯誤。 家長用這樣的言行做孩子的榜樣, 有利于孩子逐漸形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質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