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培養孩子集體感和責任感

在日常的幼稚園生活中, 老師會通過讓孩子做遊戲、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對集體觀念有直觀的理解。 一些團隊活動能讓孩子懂得“集體力量大”這一道理, 而通過與別的班級進行競賽活動, 會讓孩子懂得個人與集體的關係。 孩子會漸漸明白自己是集體的一名成員, 自己做得好就會給整個集體加分, 自己做的不好, 就會影響別的小朋友或整個集體。 孩子會發現在集體中不能像家裡一樣隨心所欲, 必須受到集體規則的約束。

培養責任感

責任心不是與生俱來的, 沒有父母與老師的指導, 孩子是很難懂得這點的。

Advertisiment
責任感的培養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長期過程, 孩子從幼兒期就要有意識的加以培養。 責任感對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要, 家長和老師在關心孩子健康成長的同時, 應從小就樹立孩子的責任心。

自己的事自己做

孩子在幼兒時期會表現出各種主動嘗試的願望, 如要自己吃飯、穿衣服等, 這都是一種責任心的萌芽, 家長應該抓住機會, 給孩子分配他能達成的任務, 通過讓孩子勞動的方式, 讓他明白每個人都應該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 對於孩子自我動手的行為家長應給予表揚, 讓孩子以有責任心為榮。

讓孩子承擔後果

小孩子犯了錯誤時, 一定要孩子承擔因自己造成的不良後果。 如果孩子損害了別人的東西,

Advertisiment
要讓孩子道歉, 而不是父母幫忙道歉, 同時讓孩子提出補救辦法, 對造成的損失父母應堅持讓孩子給予對方補償, 讓孩子明白, 誰造成的錯誤, 就應該由誰負責。 事後家長應對孩子勇於承擔後果的行為給予肯定。

制定責任合同

孩子喜歡憑興趣做事, 很多事情只憑一時興趣, 不能堅持到底。 家長要制定一個詳細的規則, 讓孩子對願意承擔的某件事情或事物負責到底, 必須清楚告訴他做事的要求, 並與處罰聯繫在一起, 讓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