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增強孩子的理解能力

按照現代心理學的理論, 我們是否理解了某個學習目標, 其實質就是這些新知識是否在我們的認知結構中具有了意義。 而要具有意義, 則需要在已有(認知結構中)觀念的基礎之上, 與之建立起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繫。

有的孩子在上了初中後, 自己不會做數學題, 老師講了還不會, 再講一次還是不知所云, 於是老師就認為該學生無可救藥。 實際上, 老師雖然是一步一步地講, 但學生可能是因為缺乏某一最基礎的知識, 而難以理解。 如果老師此時能追根究底, 發現問題癥結, 並給予輔導, 那麼這孩子或許就能有很大進步。

Advertisiment
否則, 該學生的自信心會更加低落, 以後則會發生連鎖反應, 理解會更加困難。

因此, 對於理解力的培養, 家長應自始至終予以重視。

1.鼓動積極性, 突出新知識

理解, 或者說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首先必須具有學習的意願, 或者學習的積極性。 因此, 家長在教給孩子新的知識時, 必須先帶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使其能夠主動地投入到這一理解的過程。 每一次理解的過程, 都可被視做一次理解力的訓練, 都能使孩子獲得有效的學習。 因此, 根據不同的年齡特徵, 密切注意孩子的注意方向, 把握教學進度, 是家長和教師都應注意的。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沒有集中在你所教的內容上, 那麼新舊知識就難以取得聯繫,

Advertisiment
孩子也不可能理解你所教的內容。

2.循序漸進是增強理解力的關鍵

有許多家長急於求成, 在孩子的舊知識還沒有鞏固或沒有完全產生意義時, 就迫不及待地要把許多新知識灌輸給孩子, 使孩子目不暇接, 完全喪失了主動性, 甚至會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 從而在理解的鏈條上出現斷裂, 難以學到知識的實質, 流於機械學習, 這對以後的學習相當不利。 因此, 你不能夢想孩子一夜之間就認識成千上萬個漢字, 或理解你過早施加給他的算術法則, 而應給孩子喘息、理解的過程。 要循序漸進, 使孩子學會理解。 但學前兒童往往要學一些看似無意義的東西, 家長可通過附加意義的方法以加速孩子的學習。 如給某些漢字為何要寫成這樣作一解釋,

Advertisiment
孩子就會將其作為理解的材料而加深記憶;也可編一些口訣以幫助記憶。 在理解力的形成上, 以前關於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的訓練方法都可起到促進作用。

3.及時發現孩子的理解障礙

在學前期, 孩子一般不會出現理解障礙, 除非先天條件有所缺陷, 但孩子上學後, 障礙就會在不同時期暴露出來。 配合學校教育, 密切關注孩子的學習效率是發現孩子理解障礙的一條重要途徑。 如果孩子的學習時間超過了負荷, 而成績卻平平時, 說明孩子可能出現了理解障礙。 這時要配合老師, 找出孩子的理解障礙並及時排除, 以恢復孩子的學習效率。 其次, 孩子不做作業或厭惡學習, 也是其理解障礙的一個顯著表現。

Advertisiment
家長應考慮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家教, 補回因理解障礙所造成的損失。 如果孩子在小學階段出現了學習障礙, 一般只要家長注意到了, 是有能力幫其克服的。 但要注意方法, 明白這是理解能力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必然現象, 要耐心、熱情地幫助孩子。 一般初中一二年級對多數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因為思維目標的急劇變化, 首先會從數學課上體現出來, 而對數學課的理解程度, 又會影響其他課程的學習。 密切注意初中前兩年孩子數學的學習情況, 這兩年是突破理解障礙, 順利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兩年。 家長應多與老師取得聯繫, 以鼓勵為主, 經常督促孩子, 讓學生學會自己閱讀課本, 教師對疑難處多加指點,
Advertisiment
一般就可順利克服理解障礙;也可在適當時候與孩子商量好, 請個家教幫助其渡過這些難關。 如果這兩年順利地度過了, 孩子的理解能力就會取得長足的發展, 從而可為高中階段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