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是指對入學前的兒童的教育, 因此早期教育.必須考慮學齡前兒童的特點。 他們的特點就是身心都處於迅速發展時期, 心理過程帶有很大的具體形象性、不穩定性和不隨意性。 因此對學齡前兒童進行早期教育應該誘導、啟發兒童的求知欲,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不應該強迫灌輸知識,應該注意和兒童的生活、遊戲活動聯繫起來, 不是脫離他們的生活空洞說教。 特別應該注意趣味性。 學齡前兒童對於周圍世界是非常好奇的,他們對於任何一種新東西都要去換摸、看看、聽聽、擺弄擺弄, 都要問個為什麼.雖然這種對客觀事物的趣味還具有直觀性、盲目性和廣泛性。
Advertisiment
趣。 ”
那麼怎樣進行早期教育呢?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幾點;
第一, 正確地組織和指導遊戲活動, 在遊戲中發展幼兒的聰明才智。
遊戲是學前兒童的最主要活動, 是促進幼兒心理發展的最好活動形式。 兒童的遊戲有多種多樣, 如創造性☆禁☆遊☆禁☆戲, 幼兒看過電影后扮演解放軍打仗的遊戲;建築遊戲,如搭積木,造房子:教學遊戲, 在幼稚園裡做看圖識字的遊戲, 活動性遊歡如走、跑、跳、攀登、投擲等等。 兒童由於知識經驗少、獨立活動的能力較弱, 因此做遊戲時盡可能要有引導,成人要給兒童以積極幫助。
Advertisiment
第二, 要循循善誘,啟發兒童求知、探索的精神。
嬰幼兒由於知識經驗貧乏,以及智力的開始發展, 一旦他們接觸到複雜的社會和自然時,他們會處處感到新鮮、好奇、疑惑不解。 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頭腦中藏著有無數個為什麼?這是智慧的火花,創造性的萌芽。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兒童經常問家長,這是為什麼?那是為什麼?可以經常看到兒童對於新買的玩具這裡拆拆,那裡掰掰,好端端的—個玩具被搞得七零八落,
Advertisiment
第三, 編講故事, 用故事來擴大孩子的知識。
故事有內容、有情節、形象生動, 幼兒一般都非常喜歡聽, 容易接受。 故事不但能擴大兒童的知識,而且能使兒童的智力得到更好的發展。
Advertisiment
第四, 要擴大孩子的生活範圍, 培養廣泛的興趣。
不要整天把兒童關在家裡學習, 這樣不符合兒童好動的特點、也不利於激發和培養兒童的學習興趣。 家長要把兒童帶到大自然去, 帶到社會去, 讓兒童到各處遊覽, 去博物館、動物園、公園、名
勝古跡,
使他們從小就知道世界是這樣大,東西是這樣多.
第五,
父母的身教也極為重要。
Advertisiment
幼兒的模偽能力很強, 家長又是孩子最貼心的人, 一舉一動經常是孩子模仿的目標。 有人說:“孩於是父母的影子”, 應該重視這種潛移默化的作用, 每個家長都應該注意把自己的好思想、好作風、好習慣不知不覺地傳給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