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對待孩子為達目的任意欺騙的行為

當孩子逐漸長大, 勢必會經歷提出要求但卻被斷然拒絕的經驗, 特別是當父母拒絕而又無法對孩子的要求做出合理的解釋時, 便會在他們的內心埋下不服氣的種子。 孩子會認為不管提出何種要求, 父母都不會答應, 於是, 往後就可能會產生目的性的欺騙。

常見的如孩子吵著要買玩具, 但父母親卻告訴他們“不行就是不行”, 沒有做出為什麼不能買的解釋, 久而久之, 孩子便會因為內心沒有被說服, 導致扯下“老師說每個人都要帶某某玩具去學校”的謊言。 或是當孩子出現不願意去幼稚園的情形時,

Advertisiment
父母沒有理解根本的原因(如:在學校受到欺負或不喜歡吃中午學校提供的飯菜等), 便強迫他們一定要去。

此時, 孩子便會利用已知可以達成目標的假話去換得不用去學校的目的, 常見的如“今天不舒服”。 育兒專家表示, 類似於以上這些狀況的撒謊情形, 責任通常都需反推為父母的教育:

第一, 若是父母在孩子出現某些要求時, 僅僅以斷然拒絕為回應時, 便會失去親子間溝通的管道, 造成孩子利用謊言達到所求;

第二, 父母在孩子做出某些不符期望或不按常規的行為時應予以引導, 如“你以前好像都很喜歡去上課耶, 現在怎麼不喜歡去了呢, 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 而不是一意孤行的按照父母的規範去做。

但值得注意的是,

Advertisiment
當孩子做出回應時, 父母也應瞭解實際的狀況, 例如, 向幼稚園老師詢問孩子的近況, 再決定最後的處理方式, 否則若孩子真的隨意扯謊, 但父母卻不問是非的相信, 讓他們輕易達到目的, 往後孩子便會認為說假話比說真話管用, 謊言也就會無止盡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