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怎樣對待發脾氣的孩子

孩子發脾氣時, 父母該持什么態度呢?許多父母在孩子發脾氣時可能想:是我們供給你吃、喝、穿、戴, 你有什么資格對我們發脾氣? 這種想法當然可以理解。 不過, 和成人一樣, 孩子發脾氣同樣也有原因。 那么, 我們如何理解孩子發脾氣呢?
①發脾氣不是麻煩是“康復”

每個人發脾氣都是有原因的, 只是人們沒有注意到, 或因某些原因疏忽罷了。 人們發脾氣時所選擇的對象, 多是能夠接受、承受或忍 受我們的“疾風暴雨”的人。 這種對象的選擇有時是下意識的, 因為 他們能夠帶給我們安全感, 也能夠理解我們。

Advertisiment

正因為在他們面前有安全感, 我們才敢于發脾氣, 才敢于失態, 以釋放緊張不安的情緒, 宣泄內心的矛盾沖突。 從這種意義上說, 發氣不是“麻煩”, 而是“康復”。

孩子雖小, 卻同樣是個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 同樣也有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 并由此產生許多愿望, 這些愿望也許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 然而, 孩子的能力卻非常有限, 還不能夠幫助他們實現每一個愿望, 這一點是他們最不愿意正視, 也最不情愿接受的。 在這種時候, 孩子就會體會到無助無望的感覺, 感到沮喪、煩躁不安、緊張焦慮, 這種沮喪的心情足以壓倒孩子的自信心, 使他的注意力完全被這種情緒所左右, 于是, 開始發脾氣。 其實這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自我保護機制在起作用。

Advertisiment

孩子清楚地知道父母愛他們, 所以他們才敢跟父母耍性子。 只要父母認真地加以關注, 靜靜地傾聽他們的怒氣, 他們就能夠充分釋放出內心的緊張、不安和沮喪, 擺脫孤立無助的惶恐, 繼而恢復自信心, 正視現實, 敢于迎接新的挑戰。 而且, 孩子發脾氣的起因和過程, 對孩子都是一個很大的觸動, 能從中學會同情、理解別人。 做父母的都有這樣的體會, 孩子發脾氣之后會逐漸靜下來, 恢復合作精神, 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 所以, 我們不應認為孩子發脾氣是“麻煩”, 而應當看到發脾氣是他們心理康復的必然過程, 也是心理發育成熟過程中的正常反應。

②父母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 避免自身情緒波動

對孩子發脾氣時的種種表現,

Advertisiment
做父母的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最大限度地接受“暴風雨”, 避免被孩子的言行所激怒, 不要針鋒相對地予以回擊, 或以“武力鎮壓”。

如果實在無法接受, 可以平靜地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心里難受, 我很愿意幫你, 可現在這個樣子, 我實在沒辦法幫你了。 ”孩子從這些話中至少可以明白一點, 父母理解他們內心的煩惱不快, 很愿意幫助他們, 不會因為他們發脾氣就嫌棄或厭惡他們, 僅僅是苦于無計可施, 而且是為了更好地幫助他們才離開的。 這時, 父母可以找個安靜的地方回避, 直到情緒平穩, 能夠冷靜地面對發脾氣的孩子。 但切忌將孩子單獨關在家中。

③靜觀事態發展, 采取相應措施, 幫助孩子排除內心的不安、緊張和焦慮

Advertisiment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 父母認真地關注, 冷靜地傾聽, 就能夠帶給孩子安全感。 如果孩子壓抑著自己, 不斷抽泣, 渾身發抖, 可以輕輕地把他摟在懷里, 握住他的手, 輕拍后背和撫摸頭發, 和藹安詳地凝神望著孩子,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他們最信得過、最能依靠的人。 可以安慰他:“爸爸媽媽知道你很委屈, 想哭就哭出來吧, 然后, 說說這是怎么回事兒。 ”孩子聽了這些話, 會一下子放松, 接下來可能會放聲大哭, 這就足夠了。

如果孩子雙手亂舞, 跺腳蹦跳, 出言不遜, 可以冷處理, 認真冷靜地傾聽他們訴說心中的不滿甚至憤怒, 不要過多地進行干預, 更不要針鋒相對地給以回擊。

如果孩子有傷害自己或家人以及毀物行為時,

Advertisiment
一定要及時制止, 同時注意保護孩子和自己。 可以抓住孩子的雙手, 嚴肅地大聲說:“我不想讓你傷害自己和別人, 我不想看著你干傻事, 你會后悔的。 ”孩子很可能會拼命掙扎, 但一定不能松手。 總之, 要把破壞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孩子在叫喊掙扎的過程中, 會開始發抖、出汗, 直到漸漸平靜下來。 一旦平靜下來, 孩子意識到自己剛才傷害了別人及自己, 或毀壞物品, 會非常懊悔。 父母則應幫他分析自己行為的失當之處。

④找找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要幫助孩子找找發脾氣的真正原因, 是否物質要求沒有得到滿足, 還是孩子心中的想法、困惑、不滿和委屈沒有得到及時的撫慰。

有些父母也許有些擔心, 這樣做是不是在縱容孩子?其實, 同我們一樣,孩子發脾氣時頭腦發熱,注意力完全被激動的情緒所左右,什么也聽不進去。此時,如果我們強迫他們接受勸告或建議,其結果適得其反。倒不如待孩子漸漸平靜,此時,我們給予的勸告和建議才 更容易被接受。

同我們一樣,孩子發脾氣時頭腦發熱,注意力完全被激動的情緒所左右,什么也聽不進去。此時,如果我們強迫他們接受勸告或建議,其結果適得其反。倒不如待孩子漸漸平靜,此時,我們給予的勸告和建議才 更容易被接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