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怎樣應對愛哭愛耍賴的孩子?

甜甜爸爸:我女兒甜甜3歲了, 她從小就比較愛哭, 而且一旦開始哭了, 哭泣的時間都會持續得比較長。 跟其他孩子相比, 她說話比較少, 經常不如意了就用哭來表達。 尤其在外面, 更會耍賴。 哭的聲音也比在家大, 打又打不得, 說也說不好, 實在覺得很煩惱。

甜甜爸爸, 你好。 孩子進入3歲後, 心理發展出現獨立的萌芽, 自我意識開始發展, 自主的願望比以前更強。 因此父母們會發現孩子有更多的“要求”。 當這些要求得不到滿足時, 孩子們很容易傾向於拿起自己“有力的武器”來實現目的。 3歲的孩子雖然年齡還小,

Advertisiment
但他們已經懂得可以用哭鬧、耍賴的方式來測試大人的底線。 一次次嘗到甜頭後, 就助長了他們的任性, 大人也變得沒了威信, 吵鬧、耍賴成了他們要脅大人的法寶, 因為孩子明白你的原則是可以為他而更改的。

尤其是一些語言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的孩子, 或者從小受父母過度保護的孩子, 他們不用語言, 也許只要一個動作, 一個表情就能讓大人知道他們需要什麼。 而哭鬧往往是這些孩子“最好的語言”, 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的哭鬧誠惶誠恐, 一旦孩子哭了鬧了, 就馬上答應他們的需求。 這樣的孩子進入幼兒期, 學齡前, 就比其他孩子更愛耍賴。

那怎樣應對愛哭愛耍賴的孩子呢?首先是父母對於耍賴孩子的態度---應該是“溫柔而堅決”。

Advertisiment
不要不耐煩地訓斥孩子, 3歲的孩子畢竟還小, 對情緒的控制比較差, 父母過於嚴厲的態度很可能會造成“失控”的局面;但更不能因為孩子的耍賴而“妥協”, 該說不的時候要堅決說不。

其次, 也不要一味對孩子說“不可以”。 換個角度來說, 當孩子提一些不合理要求時, 父母除了說“不可以”做什麼外, 還能給孩子提供多個“可以做什麼”。 一方面孩子會感覺到父母並沒有完全反對和駁斥他們的意見, 讓他們情緒上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 不知不覺中轉移了他們剛才很執著的注意力。

再者, 孩子一旦態度上有所改變, 要立刻對他做出正面的激勵和評價。 我們常說要善於讚美孩子。 對孩子固有的優點和好習慣需要讚美外,

Advertisiment
知錯能改更應該得到肯定和讚美。

當然在家裡和在公共場合, 父母的處理方式也許會不一樣。 因為寶貝在公共場合耍賴哭鬧往往會使場面顯得尷尬。 很多父母也會因為這個原因, 在外面更容易向寶貝“妥協”。 避免這種尷尬場景很好的方法之一是在帶孩子出門前“約法三章”, 使孩子懂得大人的要求;而萬一還是出現孩子耍賴哭鬧的情況, 父母也不要輕易妥協, 而是應該儘快帶孩子離開人多的地方, 找一個清淨的環境繼續跟孩子講道理, 拒絕他不合理的要求。 只有你的態度夠堅決, 孩子才會明白哭鬧和耍賴並不是有效的辦法, 他自然而然會慢慢改變他滿足要求的方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