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銘的病症, 我診斷為兒童情緒與行為障礙。 這是一類特發于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行為和情緒障礙, 最多見的有多動症、抽動症、對立違抗行為、社交性焦慮、學習恐懼等。
銘銘的問題, 出在父母身上。 “天下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只有不稱職的父母。 ”未成年人身上的問題幾乎都是家庭造成的, 更確切地說, 是家庭教育造成的。 大凡帶著孩子來給專家問診心理的父母, 八九成問題癥結都出在大人身上。 因此要治孩子的“病”, 父母要先吃“藥”。
對於兒童情緒與行為障礙, 治療應以心理疏導治療為主。
要打開銘銘的心結,
Advertisiment
媽媽應先轉變觀念:銘銘年紀尚小, 我們不可能要求這麼小的孩子去改變, 我們只能通過父母的轉變, 而改善銘銘與媽媽江琴之間的緊張關係。 唯一能改變這種關係的, 是父母的愛。
沒有哪一個家長會認為自己不愛孩子。 但作為家長, 有沒有問過自己, 這樣的愛, 是不是孩子需要的?對孩子的教育, 最關鍵的是什麼?
Advertisiment
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 而不是滿足家長虛榮心的一個物品, 或者延續父母意志的複製品。 培養的正確方式, 應該是引發孩子自身的成長力, 讓他有意識地自己去成長, 而不是讓他為了父母或者別的原因去成長。 家長們“揠苗助長”的心理雖然可以理解, 卻非常不可行。
當前江琴要做的是, 重新建立與改善親子關係。 她轉變觀念, 改變教育模式, 多學習一些心理學、教育學知識, 提高親子溝通技巧。
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當孩子未成年, 嚴格意義上說還不是一個完整的人, 他還沒有是非觀念, 還沒法判斷事物好壞, 因此父母對孩子要有百倍的耐心。 100%地欣賞孩子, 就像欣賞你最喜愛的東西, 無條件地接納他、喜愛他,
Advertisiment
其他家庭成員充當潤滑劑:同時, 還需要家庭其他成員的介入, 比如爸爸、爺爺奶奶等, 選銘銘最信任或最喜歡的人, 來充當銘銘與媽媽之間“潤滑劑”。
怎樣才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愛?做父母的, 要善用自己的耳朵、眼睛、嘴巴和雙手, 運用好所有表達“愛”的工具, 只要發自內心, 是無條件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 孩子自然會感應到。 到那時, 孩子心中的“冰山”自然會慢慢融化, 心結也會慢慢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