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挖掘孩子潛在的天賦該如何教孩子

熱心教育的母親多了起來。 為了讓3~4 歲的孩子認字、數數, 母親買來很多幼兒書。 還有的母親, 讓孩子去參加風琴班或繪畫班的學習。

在考慮教孩子些什麼之前, 必須首先要考慮好為什麼要教孩子。 認為教會孩子識字、數數, 孩子上學時就會學習更好, 因此才進行教育,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孩子的天賦是已經定型的了。 不會因為提早開始進行了教育, 就能增添孩子所不具備的天賦。 語文及算數的天分的發掘, 最好請教專家。 挖掘孩子潛在的天賦, 是一生中無止境的事業, 直到成年期前, 必須給孩子創造各種機會,

Advertisiment
讓孩子與各種教師及師傅相接觸。 以後還要靠自己力量不斷繼續挖掘。 現在的日本教育, 是考試第一主義, 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也極少, 所以教師就不能真正地、全力以赴地去挖掘孩子們的才能, 造成學生一出校門, 就缺乏自己挖掘自己才能的自覺性。

大部分人都沒有體驗到自己開發自己才能的喜悅。 認為教育是由外部灌輸, 這樣會使孩子過於依賴教師。 如果說母親能夠教給孩子點東西, 那就是讓孩子開發自己的能力, 讓他感受到創造的喜悅。

以小學1 年級學生為目標, 教孩子識字、數數的話, 某種程度上孩子早一些掌握了1 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 可是, 這減少了多少孩子一生中所應該學習的東西呢?只是1 年級時的優等生,

Advertisiment
對孩子的一生有什麼意義呢?

母親必須教給孩子的是快樂家庭的創造方法, 讓孩子懂得支撐家庭快樂的是家庭成員的每一個人, 要生氣勃勃, 要懂得互相理解。 人能夠生氣勃勃, 是在充滿創造的喜悅之時。 為了給孩子以創造的喜悅, 就必須讓孩子做適合於孩子天分的創造性活動。 喜歡在外邊跑來跑去的孩子, 要給他一定的活動場所。 喜歡畫畫的孩子要讓他畫畫。 這個年齡的孩子, 帶著興趣開始畫畫的話, 6 個月之間就能迅速進步。 剛開始只能畫頭和軀體的孩子, 不久就能畫手、再加上裙子和腿, 然後會在主人公的旁邊, 加畫上怒放的花朵和鮮豔熱烈的太陽。 這時顏色也不只是單一的了。 為了促進孩子的進步,

Advertisiment
讓孩子集中精力, 不要畫完一張就說完事, 要多給他幾張繪畫用紙。 喜歡看書的孩子, 要給他書看。

喜歡手工的孩子要讓他擺積木、塑膠玩具。 喜歡音樂的孩子要給他聽歌。 孩子的能力在創造的歡樂之中。 就是超過了其合適的年齡界限也不必擔心, 要把孩子的能力培養得持久和專心。

3 歲半的孩子如果喜歡識字, 就應該教他認字。 但是, 當孩子的能力沒有感受到創造的喜悅, 而從外面強加給他就會是有害無益的。

懂事與"學習能力"沒有關係。 但不懂事, 過集體生活就不能快樂, 這是心與心的交流, 而不能習慣人與人的交往, 就不會懂得這點。 因此, 作為獨立的人就必須和別人交往。 必須有朋友, 必須讓孩子與朋友交往。

Advertisiment
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為一點小事就互相嚴加斥責、沒完沒了的人, 父母必須不斷地給孩子做出通情達理的表率。

通情達理與心態相關, 因此不能總是使孩子焦慮不安。 孩子整日被關在房間裡, 能量哪兒都發散不出去的話, 就會煩躁不安。 母親與孩子一對一的在家裡呆的時間一長, 連母親恐怕也要陷入同樣的狀態, 焦躁不安對孩子就只是斥責。 為了能讓孩子1 天內與母親分開幾個小時, 希望能送孩子到托兒所或幼稚園。 整天讓孩子守著電視看, 會把孩子搞得被動, 剝奪孩子的創造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