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 全家圍著孩子轉, 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做了, 但是家長要冷靜地想一想, 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現在不讓孩子做, 等孩子長大了, 他就什麼都不會做, 也懶得去做, 因為在他的心中, 爸爸媽媽早晚會為自己安排好的。 真的到了那一天, 就悔之晚矣。
俗話說“心靈手巧”, 靈巧的手是一個人大腦發育良好的標誌之一。 孩子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總是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比如, 孩子看到花兒很漂亮, 他自己會努力地把小手伸出去摘那朵花,
Advertisiment
動手做事是孩子成長的基礎, 也是開發孩子智力的前提條件。 3歲前的孩子處於行為的敏感期, 家長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 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 多讓孩子動手做事。 讓孩子多動手可以鍛煉孩子動作的協調性和準確性, 促進孩子運動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讓孩子多動手幫父母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還可以讓孩子體會父母的不易, 從而懂得孝敬父母。 父母應怎樣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提高動手能力呢?
這個其實並不難, 家長不要事事代勞, 鼓勵孩子自己動手, 生活中提高孩子動手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種。
1. 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自理, 自己的事情儘量自己完成
孩子學會走路之後, 活動範圍明顯擴大了許多,
Advertisiment
幼稚園開家長會, 老師特意向孩子的父母佈置了一項家庭作業——教會孩子剝雞蛋皮。 一位媽媽在下麵小聲地說:“這多為難孩子啊, 我家兒子還不知道雞蛋長什麼樣呢!”老師覺得很奇怪, 孩子都這麼大了, 怎麼會不知道雞蛋什麼樣子呢, 那位媽媽繼續說:“我總怕煮雞蛋的蛋黃會噎著孩子,
Advertisiment
這位媽媽真的很愛自己的孩子, 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包大攬, 什麼事都替孩子做好, 孩子上幼稚園了連雞蛋的樣子都沒見過。 這樣的愛摧毀了孩子的動手能力, 最終將會導致孩子一事無成。
2. 鼓勵孩子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
家庭生活是一種集體生活, 也可以看做社會的縮影, 家長要引導孩子多為父母做些事情, 可以是一些很小的事情, 如掃地、擦桌子、洗碗筷, 等等, 從小培養孩子為他人著想的意識。
3. 父母要善於稱讚孩子
當孩子努力去做了, 或做得很好時, 家長要立即予以稱讚和鼓勵, 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增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Advertisiment
總之, 生活中處處都有機會, 孩子天生是個天才, 只要有足夠的空間, 他們就能玩出無窮的花樣。 父母要從傳統的價值觀中走出來, 鼓勵孩子多玩, 在玩的過程中讓孩子多看、多聽、多想, 關鍵是多動手, 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自信、樂觀、有創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