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能有過不安全感的體驗, 成人大多能從容對待, 而對於寶寶來說, 如何對待這種不安全感會有一些困難當寶寶有不安全感的反應時, 做父母的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一定要妥善處理, 幫助寶寶重獲足夠的安全感, 否則這會影響到寶寶以後的心理成長!
寶寶天然與不安全感有著不解之緣, 出現不安全感的心理是一種十分正常的現象。 但是, 不安全感的心理畢竟對寶寶以後的心理發展有著一定的負面影響。 那麼作為家長, 應該怎樣対寶寶的不安全感心理做出反應昵?
不要否認寶寶的不安全感心理不管寶寶不安全感心理在成人看來是多麼可笑,
Advertisiment
由於寶寶的情緒體驗受父母態度的影響很大, 父母不妨做好勇敢角色的示範作用, 特別是在寶寶第一次接觸某事物的時候, 如果父母能夠表現出對某事物的正性情緒體驗,
Advertisiment
當然, 鼓勵寶寶隨時表達自己的不安全感心理也很重要, 在這個過程中, 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 有時候寶寶經歷不安全體驗的時候, 還會出現出於自尊考慮不願意承認的情況, 這個時候, 家長就不妨尊重寶寶的心理狀態, 給寶寶行動上的支持, 而不是追究他的內心想法。
嚇唬寶寶?NO!由於寶寶的不安全感心理通常跟想像關聯密切, 平時家長還可以儘量避免激發寶寶不安全感心理想像的語言, 那種動輒用"大灰狼"、"怪獸"嚇唬寶寶的做法,
Advertisiment
比如, 如果寶寶對雷電有不安全感, 就不妨給他講講雷電產生的道理, 已經熟悉的事物, 就會少了許多神秘感, 不安全感自然也就少了根基。 當然, 帶有恐怖、驚嚇的影視、圖書等傳播工具就要避免跟寶寶接觸了。
父母平時就是多注意給寶寶自由探索的空間、讓寶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增強寶寶內在的力量, 一個對自身力星充滿信心的寶寶, 會對掌控環境的能力充滿自信, 不再容易怕這怕那, 縮手縮腳。
家長保護太多在寶寶喜歡自由探索的空間敏感期, 如果家長出於安全的考慮, 過於焦慮, 處處給寶寶設限, 動輒一驚一乍地呵斥寶寶,
Advertisiment
家長事無巨細地呵護又讓寶寶難以體驗到自身的力量, 到了一定的年齡, 還不願意獨自睡覺.不願意自己上學, 自然就少了許多獨立面對世界的自信。
有高焦慮特質的寶寶, 通常他們的父母也具有高焦慮的傾向。 簡單來說, 就是什麼都要管, 從寶寶學走路就開始了: "小心啊寶寶!不要跌倒啊!走太快了 "。 又例如, 如果媽媽本身也很怕黑, 一停電就大聲尖叫, 寶寶見到大人如此激烈的反應, 就會做出負面模仿, 加深對黑暗的畏懼感, 不安全感就此產生。
這樣等寶寶發展到2、3歲以後, 往往也會因為父母的過度保護而缺乏接觸新事物的機會(如較少帶他出門、限制他和同儕間的互動等),
Advertisiment
事實上, 幼兒的發展必須透過對周遭事物的探索、觸摸、觀察與互動, 來獲得成功、愉悅的經驗, 以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和對他人的信任。 因此, 父母若是經常將每件事都視為是危險、困難的, 事事都幫寶寶出主意或代勞, 容易讓寶寶缺乏信心, 同時也認為環境中的大小事物都是危險的, 自然容易有適應不良、畏懼的心理產生。
不良環境所致年幼的寶寶怕鬼也是受到成人世界的渲染所致, 當電視媒體或身邊的大人談論到鬼怪時, 其嚴肅、驚恐的表情和動作, 及當時詭異的氣氛, 這些畫面都會深深烙印在寶寶的腦海裡。
在聽故事或早期閱讀的過程中,頭腦中也積累了越來越多的表像,偏偏這個時期的寶寶,想像力已經有了進一步發展,很容易在頭腦中再造組合可怕的形象,再加上他們還難以分清想像和現實,很容易把想像出來的東西當成真實性的存在,並跟自己的生活建立聯繫,頻繁出現感到不安全感的行為也就不足為怪了!所以寶寶就會一味害怕地說"怕外星人" "後面有人",大多是受這些不良的環境渲染了。
在聽故事或早期閱讀的過程中,頭腦中也積累了越來越多的表像,偏偏這個時期的寶寶,想像力已經有了進一步發展,很容易在頭腦中再造組合可怕的形象,再加上他們還難以分清想像和現實,很容易把想像出來的東西當成真實性的存在,並跟自己的生活建立聯繫,頻繁出現感到不安全感的行為也就不足為怪了!所以寶寶就會一味害怕地說"怕外星人" "後面有人",大多是受這些不良的環境渲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