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鬧鐘或計時器
讓孩子學會看時鐘, 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任務。 可以使用鬧鐘或計時器, 並在時間流逝時提醒孩子要繼續努力才能完成任務。
2、一起制定時間表
這張時間表可以細分到日常生活中的常規事務, 比如起床、吃早飯、上學、放學回家、畫畫、閱讀或遊戲、洗漱、上床睡覺等, 並在旁邊注明時間段。
3、灌輸“時間”概念
怎樣讓孩子理解“時間”這兩個字的意思呢?不妨從孩子最熟悉的或最感興趣的事物開始, 讓他在親身經歷“眨眨眼”、“唱一首歌”、“去做一件事”中認識時間。 也就是說,
Advertisiment
4、用具體事件替代時間
隨著能力逐漸增強, 孩子會感覺到時間其實就是由一段段事件組成的, 而且時間會在事件的進程中流逝。 對於孩子來說, 吃飯、睡覺、上學、遊戲等都是知覺時間的主要指標。 當孩子將具體事情和時間緊密連在一起, “時間”就不再陌生了。
5、 DIY時鐘牆, 樂趣中養成的時間觀念
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守時的人, 想讓他們瞭解自己的生活規律和節奏, 那就做個時鐘牆吧。 你只需要:海綿紙, 兩腳釘, 剪刀, 手工白膠。 幾點吃飯, 幾點去上學, 幾點起床, 幾點遊戲, 幾點睡覺……這下一目了然。
6 、大小圓盤中的日月年
在成人眼裡特別簡單的概念, 也許對孩子來說就是完全沒有概念,
Advertisiment
12
教孩子認識時間的技巧有哪些
1、用一個有鬧鈴的鐘錶, 對好計時器, 然後對孩子說:我們來收拾房間吧, 5分鐘以後, 鬧鈴響了, 我們就可以停止了。
2、用圖表的形式給孩子制定一個每天的日程表, 例如, 畫一個小鐘錶, 指標指向7點, 然後旁邊畫上一個小孩子起床的圖畫, 表示早上7點起床。 然後, 7點半吃飯, 等等。 這樣可以讓孩子非常清楚每天固定的時間裡會發生什麼, 他們會很快對時間有了概念。
3、長途旅行的時候, 把時間和地點的聯繫起來, 有助於孩子認識時間。 比如要花上幾個小時的汽車長途旅行,
Advertisiment
4、經常把兩件事情進行比較, 讓孩子理解有些事情花費的時間要更長一些。 可以從簡單的問題開始訓練, 例如:“誰單腳站立的時間長?”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