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的病因:引起毛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黃葡萄球菌,偶有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假單孢菌屬和類大腸桿菌.毛發的牽拉、摩擦、搔抓引起的損傷,皮膚的浸漬,局部蜜封包扎及應用皮質激素等是引起毛囊炎的誘因.
發生部位:毛囊炎系化膿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圍,局限于毛囊上部的炎癥,好發于頭部、項部.毛囊炎好發于成年人的多毛部位;小兒則多發于頭發部位,愈后可留下小片禿發.患者要避免物理性刺激,
表現特點:毛囊炎初起為紅色充實性丘疹,以后迅速發展成丘疹性膿瘡,繼而干燥、結痂,痂脫不留痕跡.皮疹數目多,但不融合,
Advertisiment
毛囊炎的防治
主要是注意皮膚清潔, 增強機體抵抗力, 防止外傷, 積極治療瘙癢性皮膚病及全身慢性疾病。 頭皮的毛囊炎患者需注意隨時保持頭皮涼爽, 改善過度洗頭習慣, 并保持睡眠充足, 舒緩壓力;前胸、后背及臀部毛囊炎的患者, 多與濕、熱、出汗及個人體質有關;大腿毛囊炎的患者多由褲子與腿部毛囊摩擦造成;而上臂毛囊炎的患者, 則多是因為毛孔角質化的結果。 患者必須注意避免捂、熱以及過度流汗, 勿經常洗頭, 不要穿太緊或太硬的褲子, 同時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加強體育鍛煉, 增強抗病能力。 飲食上要注意少吃酒類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反復發作者平時應少吃油膩之物,
Advertisiment
毛囊炎是在毛囊部位發生的炎癥, 可以在皮膚、胡須或頭發處發生, 由葡萄球菌引起, 它們分別稱為單純性毛囊炎、須瘡、禿發性毛囊炎。
單純性毛囊炎是整個毛囊發生化膿性炎癥。 初起為毛囊口處出現一個充血性丘疹, 以后很快轉變為小膿皰, 有疼痛感, 小膿皰數目多少不等, 有的小膿皰可融合在一起。 兒童好發于頭部毛發處, 成人則多發生于多毛的部位。 膿皰約1周結痂脫落而愈。 須瘡是男子胡須部的一種化膿性毛囊炎, 常見于中年男性為油性皮膚的人,
Advertisiment
治療毛囊炎可局部外用抗菌素制劑, 如5%白降汞膏.0.5%新霉素膏、05%紅霉素膏等。 須瘡膿皰中心的病須可用鑷子拔除, 平時不宜多剃胡須。
Advertisiment
中醫認為, 毛囊炎系因濕熱內蘊, 外受熱毒, 郁于肌膚所致;或因素體虛弱, 腠理不固, 外受熱邪所致。 臨床常見的證型有:
1.濕熱型:證見臀部或四肢有散在的紅色丘疹, 腫痛, 小便短赤, 大便秘結, 苔薄黃, 脈弦。
2.陰虛型:證見素體虛弱, 面色蒼白, 舌質淡或紅, 脈沉細。
一、可選用的西藥
1.局部治療:剪去毛發后選用下列藥物:
(1)2.5%碘酊:外用, 涂敷患處, 每日數次。
(2)1%新霉素軟膏:外用, 涂敷患處, 每日數次。
(3)百多邦軟膏:外用, 涂敷患處, 每日數次。
2.全身治療:
多發性者可酌情選用磺胺類藥物或抗生素, 口服復合維生素。
二、可選用的中成藥
1.瘡癤膏藥:外用, 視瘡癤大小選用小張或大張藥膏,
Advertisiment
2.連翹敗毒丸:每次口股6-9g, 一日2次, 溫開水送服。
3.清血解毒丸:每次口服6g, 一日2-3次, 溫開水送服。
4.丸圣散:外用, 用花椒油或食用植物油調敷或撒布于患處。
5.拔毒膏:外用, 加溫軟化, 貼于患處, 隔日換藥1次。
6.小敗毒膏:每次口服15g, 一日2次, 溫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