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添加輔食不易過敏?寶寶濕疹需要忌口嗎?

說到濕疹, 媽媽們第一反應通常是“食物過敏”, 處理方式呢, 就是忌口再忌口。 在近幾年國內一些觀點的影響下, 忌口仿佛成了濕疹寶寶的萬用法則, 只要寶寶有濕疹, 就是這個那個不能吃, 輔食添加各種停滯落後。 母乳媽媽更要命, 忌口食品長長一串。

關於食物過敏有一個很好的例證:2000年時, 美國兒科學會(AAP)根據“專家意見”, 建議過敏風險較高的嬰兒避免過早接觸高敏感類食物(推遲攝入雞蛋、花生、海鮮等其他易致敏食物)。 2008年, 根據最新的臨床資料, AAP承認, 為了預防過敏而延後接觸高過敏類食物是沒有根據的。

Advertisiment

濕疹是什麼?

說回濕疹, 忌口是曾經風靡的防治手段, 包括上面這個食物過敏的例子, 也是涉及到濕疹的忌口問題。 老媽子喜歡拿些權威指南說話, 先看篇靠譜的內容吧, 文章來自權威兒科雜誌《Pediatrics》2014年12月刊, 文章大意翻譯如下。

特應性皮炎, 通常指濕疹, 在全美兒童中發病率為10%, 是一種易復發、易瘙癢、炎症性的長期皮膚病, 會對寶寶本人的體感和全家人的護理產生極大影響。

1、濕疹的成因多種多樣, 包括遺傳因素、皮膚屏障、環境誘因、免疫失調等等。

2、食物過敏的原因被過分誇大了, 雖然食物過敏跟濕疹有所聯繫, 但通常並不是濕疹產生的主要原因。

3、濕疹應該直接在皮膚上進行治療。 沐浴和保濕是肌膚保養的基礎,

Advertisiment
首選治療方案是正確使用局部激素類藥品, 其次再使用局部調節免疫類藥品。 冷濕敷療法只有在出現嚴重斑點時才使用。

4、有的家長需要給寶寶持續、間歇性地使用含激素和調節免疫的藥物以控制濕疹。 間歇性使用外用抗生素類藥品也是有效的治療手段。

5、如果發生了感染, 可以使用外用或者口服抗生素。

6、口服抗組胺藥物有助於緩解皮膚瘙癢。

美國兒科學會怎麼說?

這篇針對濕疹的指導對家庭醫生來說非常好, 對皮膚的護理治療是非常關鍵的, 但家長常常難以操作, 因為家長更傾向于抽血化驗、過敏測試、皮膚活檢等方法急於把孩子“治好”。 事實上, 濕疹是一種慢性病, 需要遵醫囑持續護理, 這一點需要父母和兒童看護人瞭解並堅持下去。

Advertisiment

這篇文章中也明確寫了:

濕疹和食物過敏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 但可能被過分強調。 超過90%的父母錯誤地認為食物過敏是孩子皮膚問題的唯一或主要原因。 過分強調食物過敏會導致飲食被限制, 出現潛在的營養問題(如蛋白質、微量元素攝入不足或缺失);還會誤導父母的治療方向, 反而忽視了皮膚治療。

真正由食物引發的濕疹是少見的。 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導致的皮膚症狀包括急性蕁麻疹、血管性水腫、接觸反應, 或在某些情況下, 加重濕疹的症狀。 對於食物過敏加重濕疹的情況, 這些反應通常是遲發性過敏反應, 發生在進食後2-6小時。

寶寶濕疹真的需要忌口嗎?

說到這兒, 濕疹寶媽有沒有松一口氣的感覺呢?多數寶寶的濕疹並不嚴重,

Advertisiment
只要做好相應的皮膚護理即可。 正確使用外用的激素和抗生素來治療濕疹很安全, 也有很多文獻和指南論證了這種安全性, 不用談“素”色變哈。

6個月以內的母乳寶寶, 出現輕微的過敏並不是大事, 做好護理通常都可以自愈。 母乳媽媽不需要忌口, 也沒有特別的飲食禁忌。 比較嚴重的濕疹, 也應以對症治療為主, 讓媽媽忌口並不是最好的辦法。 如果真的發現某種食物跟你家寶寶的濕疹密切相關, 這種食物不吃就好啦, 不用“株連九族”哈。

怎樣添加輔食不容易過敏?

滿6個月的輔食寶寶, 除了蜂蜜、牛奶、鹽、高糖食品, 啥都可以吃。 各種米粉, 各種穀物的粥和麵食, 各種蔬菜水果(做成菜泥果泥),

Advertisiment
各種肉蛋類, 各種魚類海鮮, 都, 可, 以, 吃(但一次只能嘗試一種新食物哈)。 因為害怕過敏而“預防性”地不吃這個那個是典型的因噎廢食!發現哪個過敏, 就停了, 3個月以後再嘗試, 但不影響繼續嘗試新的食物種類。

寶寶進食輔食之後, 食物種類越豐富, 今後發生過敏的可能性反而更小。 媽媽們一定要記住:出現濕疹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但是營養攝入不全面就一定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所以別再問老媽子這個那個能不能吃啦, 除非是吃了就明確發生過敏的, 否則都不用忌口哈。 過敏就像是免疫系統和外來食物的戰鬥, 也是成長的一部分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