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備孕>正文

怎樣為幼兒增強營養

寶寶是在成長, 及時補充是每個爸爸、媽媽都在做的事情,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絕招, 讓我們把家長請到“父母茶座”聊聊對給寶寶增強營養的做法, 一起來分享科學合理的營養觀念和家庭營養餐。

觀點一

藥補不如食補, 保證乳製品的攝入是寶寶營養的基礎。

我的寶寶今年5歲, 我認為寶寶的營養從觀念上講應該儘量以食物補充為主, 不能依賴營養品。 從小培養寶寶不挑食的好習慣, 少吃或者不吃垃圾食品很重要。 我給我的寶寶增加營養是首先從每天保證牛奶或者奶粉的攝入量開始的, 同時每天一個雞蛋,

Advertisiment
其餘就堅持葷素搭配的原則, 點心以水果為主, 零食儘量少吃。 我平時不特意為寶寶做營養菜, 我們吃什麼她就吃什麼, 只是在做的時候注意口味和烹飪方法, 控制食物的生熟程度, 保證營養成分不流失, 儘量考慮到孩子的消化和吸收。 (高睿:5歲;媽媽:姚曉寧)

觀點二

平衡的膳食有利於寶寶成長, 全面、適量是家長把握的尺度。

我的寶寶今年4歲, 我認為寶寶的營養應該合理, 合理的營養來自平衡的膳食。 平衡膳食要求營養素要全面、適量;各種營養素的含量只要能滿足人體需要即可, 太多太少都不合適。 我每天給寶寶增加營養就注意從大的方面著手, 以3大類食物為主, 互相搭配, 保證基本營養物質的攝入是平衡的。

Advertisiment
第一類是穀薯類, 提供碳水化合物, 補充能量;第二類是蔬果類, 是維生素、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第三類為魚、蛋、奶、大豆等, 主要補充蛋白質。 從大的方面著手, 營養更全面。 我推薦我家寶寶的某一天食譜, 如:早上150毫升配方奶粉、一個白煮雞蛋, 一個玉米刀切饅頭;中午雞湯小青菜麵條, 柳丁一個;晚餐魚頭豆腐煲, 胡蘿蔔瘦肉炒黑木耳, 蛋黃炒南瓜, 米飯一碗, 蘋果一個做飯後水果。 (章正棟:4歲;媽媽:王虹玉)

觀點三

寶寶營養並非越多越好, 吃對量、吃對時間很重要。

營養在於均衡不在於量多, 多了過剩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對身體有害。 我家寶寶每天早上醒來和晚上睡覺前都要和180毫升牛奶, 晚上11點是生長素分泌最旺盛的時候。

Advertisiment
睡前牛奶有利於睡眠, 又補充身體生長最迅速時段所需要的營養。 我相信魚能補腦的說法, 所以經常給孩子做些魚或海鮮的菜, 同時經常用清淡的紅棗湯代替白開水給寶寶喝, 口味好, 營養佳。 我推薦的營養餐是:主菜:胡蘿蔔、肉片炒大蒜;豆腐牡蠣湯;主食:米飯。 (斯雲揚:3歲;媽媽:王慶香)

觀點四

喜歡吃是前提, 保持良好的進餐習慣和食欲就是最好的營養保障。

寶寶從出生就開始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和食欲, 打下良好的基礎以後寶寶往往什麼都吃, 營養自然就充足。 有些年輕的父母急於求成, 不按寶寶的實際胃口餵養, 硬塞事物, 引起寶寶厭食症就麻煩了。 我在每年的春季給寶寶增補鈣片, 秋、冬、夏天氣變化快,

Advertisiment
容易感冒, 就給寶寶增加維生素C。 我推薦的特色菜是:鵪鶉蛋、小方幹、紅燒肉。 特點:香氣四漫, 色澤紅潤, 口味厚重, 營養豐富。 做法:將夾心肉切成小塊, 先用高壓鍋燉爛、出鍋後放入鐵鍋, 加入鵪鶉蛋、小豆干, 放入醬油、糖、桂皮, 一起煮到香味飄出, 加少量味精即可。 (馬丁:4歲;媽媽:徐嵐)

觀點五

固定就餐時間, 控制飲食品種, 是增強營養的好途徑。

營養均衡、葷素結合。 按比例分配, 就餐時間穩定, 不暴飲暴食, 少吃零食, 特別是油炸食品, 保證牛奶的攝入量, 不挑食。 我給寶寶增加營養是這樣做的:葷菜方便, 控制食量, 據品質、蛋白、含量、分配種類, 多食素菜, 種類多點、不固定品種, 早餐、雞蛋、牛奶或稀飯、麵食、中餐、米飯為主, 晚餐米飯為主, 控制適當的量,

Advertisiment
不吃過頭, 少量吃點水果, 睡前喝小杯牛奶。 我向大家推薦一個營養菜泡飯:香腸、紅蘿蔔、青菜、雞蛋、雞丁, 半乾飯炒過後, 加入調味、菜、炒完後半幹無水, 芳香可口, 營養豐富。 (馬智超:5歲;爸爸:馬單)

觀點六

寶寶營養的關鍵字是——豐富

寶寶每天需要的營養和熱能是直接會關係到寶寶的身高、體重和發育情況的。 每天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吸收對寶寶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我們每天給寶寶準備的菜譜都是比較豐富多樣的, 目的就是想讓寶寶在食物中得到均衡營養。 我們每天的寶寶食譜中都有乳製品(配方奶粉、優酪乳);穀類和根莖類食品(大米、麵條、麥片);肉、魚、蛋和豆製品;水果蔬菜。 這些食品是我家寶寶每天都要吃的。 我給大家推薦的營養餐是“清湯蔬菜面”,原料:麵粉、鹽、蛋清、高湯、白蘿蔔。制法:將鹽、蛋清和少許堿來和麵,醒發30分鐘後擀成面片,切小麵條,煮熟撈出;麵條碗中加入牛肉末,煮熟的白蘿蔔片、蔥、香菜(或其他蔬菜)、香油和鹽。沖入燙燙的高湯,這道小食從著名的西北“羊肉泡”演化而成的,非常適合寶寶吃的麵食。(華欣芸:3歲;媽媽:鐘曉蕾)

主持的話:營養不良會阻礙寶寶的正常生長,盲目為寶寶補這補那,又會產生寶寶“營養過剩綜合征”。為寶寶合理增加營養是父母的責任和權力。寶寶的營養健康不是用藥補出來的,而是均衡吃出來的。家長不要剝奪寶寶的“饑餓權”,要經常檢查給寶寶的食物是否正確、種類是否合適、搭配是否科學。找到問題及時調整、糾正,多增加營養價值高的天然食物。為寶寶的食物把關,懂得選擇最有營養的食品、最好的食物搭配及科學的烹調方式,引導寶寶不偏食、挑食、吃零食和貪食。相信在父母的呵護下,我們的寶寶一定會健康成長。

(來源:《父母寶貝》)

我給大家推薦的營養餐是“清湯蔬菜面”,原料:麵粉、鹽、蛋清、高湯、白蘿蔔。制法:將鹽、蛋清和少許堿來和麵,醒發30分鐘後擀成面片,切小麵條,煮熟撈出;麵條碗中加入牛肉末,煮熟的白蘿蔔片、蔥、香菜(或其他蔬菜)、香油和鹽。沖入燙燙的高湯,這道小食從著名的西北“羊肉泡”演化而成的,非常適合寶寶吃的麵食。(華欣芸:3歲;媽媽:鐘曉蕾)

主持的話:營養不良會阻礙寶寶的正常生長,盲目為寶寶補這補那,又會產生寶寶“營養過剩綜合征”。為寶寶合理增加營養是父母的責任和權力。寶寶的營養健康不是用藥補出來的,而是均衡吃出來的。家長不要剝奪寶寶的“饑餓權”,要經常檢查給寶寶的食物是否正確、種類是否合適、搭配是否科學。找到問題及時調整、糾正,多增加營養價值高的天然食物。為寶寶的食物把關,懂得選擇最有營養的食品、最好的食物搭配及科學的烹調方式,引導寶寶不偏食、挑食、吃零食和貪食。相信在父母的呵護下,我們的寶寶一定會健康成長。

(來源:《父母寶貝》)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