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用兒歌塑造兒童心靈美?

美的教育是貫穿人一生的終身教育, 但美育要從娃娃抓起, 這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對兒童進行美育要選用一些內容簡單、形象鮮明, 易為兒童理解的事物, 採取適合於兒童年齡特點的形式和手段, 才能夠產生較為理想的美育效應, 達到預期的美育目的。 事實證明, 兒歌就是對兒童進行美育的有效手段。

兒歌是情感的表達, 靈魂的體現。 當孩子對兒歌產生強烈的情緒時, 就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其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 心靈就可以得到美化。 例如:我們每一個人都感受過母親的溫暖和愛☆禁☆撫, 因此一提到母親,

Advertisiment
愛之情便會油然而生, 而兒歌《和祖國在一起, 和媽媽在一起》, 將祖國與媽媽並列, 把祖國比喻成媽媽, 使孩子們懂得他們的成長是離不開祖國的哺育和關懷, 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的熾熱情感, 得到真善美的認識。 又如歌曲《保護小羊》:“一群小羊上山崗呀, 突然來了三隻狼。 ”當兒童唱到這一句時, 最頑皮的孩子也會擔心小羊的處境, 並關注小羊是否得救, 這說明了愛和善是孩子的本性。 此歌中又唱道:“朋友們呀, 快快來呀, 快來保護小綿羊。 大象伸出長鼻子呀, 狗熊舉起大手掌, 小刺蝟呀, 小獵狗呀, 團結起來趕豺狼。 ”歌曲通過更進一步藝術形象的誘發, 充分流露出善與美的真情實感, 和詮釋了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Advertisiment
也美化了動物與動物、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的良好互動關係。

兒歌是歌詞和音樂相結合的藝術品, 常以形象、直觀、富有韻律, 朗朗上口, 易於記憶, 賦予很強的故事性、敘事性等為特點, 使兒童在歌唱活動中會很自然地體驗到兒歌帶來的愉悅、美妙的感受, 這就極易喚起兒童對兒歌內容的深刻理解, 引起兒童情緒上的強烈共鳴, 激起兒童對兒歌的感受力、理解力, 促使兒童以積極主動的心態, 去感受兒歌的流動之美, 獲得心靈上對美的感受, 並通過陶冶其性情, 豐富其情感, 從而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

兒童年齡尚小, 他們對真假、善惡、美醜的分辯能力還比較差, 生活中有些兒童存在亂扔玩具和圖書, 不愛惜公物, 在桌椅、牆面上亂塗亂畫,

Advertisiment
不節約用水、不能主動關心愛護同伴等行為, 通過讓他們學唱《對不起, 沒關係》、《水龍頭不哭了》、《小人書不要哭》等有關愛護公物、幫助他人等良好行為習慣的兒歌, 使其在感受音樂美的同時, 懂得團結友愛、愛惜物品、保護環境和資源等才是美的行為。

兒童與生俱來就喜愛唱歌, 這也是人的天性。 讓兒童用喜聞樂見的兒歌來揚善厭惡、辨別好壞、分清美醜, 是對兒童進行美育的有效手段。 這就需要為兒童不斷創作出豐富多彩、求真、向善、愛美的兒童歌曲, 讓兒童在學唱這些歌曲中認識美、瞭解美、崇尚美, 從小對自然界的一切能用美好的心靈去感受, 用美好的情感去表現, 對真善美有渴望、有追求, 從而在人生的道路上逐步樹立起對真理的堅定信念和為之奮鬥的決心。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