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個題目, 有些讀者可能會不以為然, 誰還不會當父親?其實不然, 父親好當, 做一個好父親就不那麼容易了。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 ”這話雖不那麼完全, 但它道出了父親對孩子的巨大影響。 關國心理學家曾經作過一項調查:一千名三年級的男學生, 由於二十四年前在家中均受到脾氣暴躁的父親的體罰, 二十四年後的追蹤結果, 發現在這些大多數已傲了父親的男學生中, 酗酒、打架、股打妻兒的現象, 要比對照組多出好幾倍, 犯罪率也相對較高。
母親, 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 然而, 父親在兒童心理發育中的作用,
Advertisiment
有些父親, 孩子一生下來, 就把教育孩子的一切, 全都推給母親。 自己袖手旁觀, 摸不關心, 好象成了局外人, 或藉口忙於工作事業。 這也是父親, 但對孩子來講, 他不是一個好父親。
那麼, 怎樣才能當一個好父親呢?
首先, 要培養孩子和自己的親密感情。 許多人雖然同在一個家庭生活, 但卻貌合神離, 彼此毫不相干。 很多子女只有在飯桌上才能見到父親, 有的甚至長時間見不到一面。 的確, 父親們總是忙忙碌碌的。
Advertisiment
其次, 要做一個很好的聽眾。 如果在孩子小時, 你就能認真而耐心地聽他們談話, 那麼, 孩子長大後也自然會將內心的秘密向你傾訴。 假如孩子向長問短, 打擾了你讀書看報, 你也要耐心聽他們把話講完。 常言道:":嚴父慈母”。 這句古訓常常束縛著一些父親,
Advertisiment
再是, 要更多地鼓勵孩子。 假如孩子某件事做得好, 有了成績, 做父親的要及時表揚。 鼓勵是一種比發怒和責罰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Advertisiment
而作為父親, 就應該抓住時機, 有針對性地, 根據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提出一些具體要求, 並且監督實施, 切不可在孩子面前隨隨便便, 不拘小節, 以致喪失父親應有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