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管理情緒給孩子快樂空間?

昨天, 吃晚飯的時候我又把兒子小通打哭了。

因為小通只顧玩, 尿了褲子。 吃飯的時候被我發現了, 我的火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 氣得抓住他就在他大腿裡擰了一下。 這一下便是小通驚天動地的哭, 就是那種不留餘地的哭, 聲音響得大概院子周圍都可以聽到。

小通哭得好無助, 我的心頓時緊張了起來, 後悔自己怎麼把他擰得那麼厲害。 可是擰都擰了, 一定得讓他記住。 所以即使他那樣哭, 我也沒拉下臉去哄他。

隨之, 我也遭到來自全家人的攻擊。 先是婆婆氣著指責我:“你怎麼沒輕沒重的啊?小通那麼小,

Advertisiment
他知道什麼?你把他打得那麼厲害!”嫂子也抱怨:“你怎麼那麼打他?”老公先還板著臉說他兒子怎麼就尿褲子了, 可是後來看到兒子哭得那麼厲害也不忍心了, 又對我吼:“你怎麼了?尿個褲子你把他打得這麼狠!”

其實, 我自己心裡也很不是滋味啊, 又受到這麼多人的指責, 真想找地方藏起來。 趕緊抱兒子哄啊哄, 還好兒子很給面子, 一會兒就不哭了(他本來就不是那種喜歡哭起來沒完的孩子, 即使摔倒了, 如果不是摔得很厲害, 他都不會哭), 又自己吃飯去了。

睡覺前給兒子洗澡, 特別注意被我擰的地方, 果然青了!我心疼地問小通疼不疼?小通說:“疼。 ”我問:“怎麼弄的?”他說是蚊子咬的, 還說是在那裡咬的, 說完還抱著我親了又親!我真想哭,

Advertisiment
兒子好理解我, 也許他用這樣的舉動來告訴我他不怪我, 他會原諒我!可我不會原諒自己, 每次打完他我都會想我是怎麼了, 他還這麼小, 能懂什麼?我憑什麼就動手打他?他來到這個世界上是來享受陽光和溫暖的, 可是在我這裡享受到了什麼啊?我每每打他、訓他時, 每次他都會可憐兮兮地說:“媽媽, 我下次不敢了, 我會改。 ”其實, 每次打完我都很後悔, 可是就是當時不知道哪裡來的火氣!我都懷疑我得了什麼病了, 怎麼對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大動干戈?

兒子其實很懂事, 吃飯, 睡覺都不怎麼用我操心, 還總是在我生氣的時候哄我, 用這樣那樣的話來逗我開心, 還不停地“媽媽, 媽媽”喊我, 直到我露出笑臉。 要知道,

Advertisiment
他只是個才3歲的孩子啊!兒子, 媽媽何德何能在享受你帶來快樂的時候還對你又吼又打?謝謝你每次都能原諒媽媽, 媽媽以後會盡我最大的可能控制我的情緒, 不再對你發火, 給你童年的快樂!兒子, 請你給媽媽見證吧!

專家點評:

有些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 常常不能不面對來自工作、家庭的雙重壓力。 有時將壞情緒帶回家, 你看到的往往不是孩子燦爛的笑臉, 而是他被放大的任性, 於是你很自然地為自己的不良情緒找到了發洩的出口。

孩子還沒有高明到能夠捕捉到你的情緒變化的地步, 所以常常不能避免地成為“收集”你壞情緒的“垃圾桶”。 要知道, 孩子對父母心情的體察就像天線捕捉信號般靈敏。 我們常發現,

Advertisiment
孩子的性格裡有著父母的影子, 在孩子身上的種種情緒問題、行為問題都有家庭和父母的烙印。 所以, 懂得生活的父母來到“新大陸”時, 不應該只是享受孩子帶來的快樂, 還有義務讓孩子學會擁有健康快樂的情緒。

當一個孩子的情緒處在積極狀態時, 他是快樂向上、聰明伶俐、有著豐富想像力和具有創造性思維的孩子。 反之, 經常壞情緒的孩子則易形成多疑、孤僻、易怒等不良性格。 所以, 讓孩子擁有一個幸福、健康的童年, 讓他在一個和諧、平靜的家庭氛圍裡長大成人, 比你給他一卡車的玩具更加重要!

很想對年輕的父母說:“留快樂在家, 放煩惱在外”, 學會對自己情緒的管理, 才能給孩子一個快樂的成長空間。

孩子犯錯是個正常現象,

Advertisiment
孩子的成長需要我們不管去糾正, 才能做得更好, 不要把情緒帶到孩子身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