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怎樣給孩子把好食品安全關

寶貝的健康永遠是爸爸媽媽最關心的, 然而, 近期避孕藥黃瓜、染色饅頭、塑化劑飲料、膨大劑西瓜、硼砂沙琪瑪等食品安全惡性事件頻頻發生, 一時間, 爸爸媽媽無所適從, 該給孩子吃什么才安全呀?

我們無法了解食品的生產過程, 但是如果能練就一雙“慧眼”, 掌握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識, 就能在選購食品時, 為孩子把好關, 最大可能地保障孩子的安全健康。 面對食品存在的不安全性, 每個家庭要學會食物的正確選擇, 做好孩子的膳食行為管理。

挑選食品, 你需要知道的原則

1.食品加工環節越少越安全

Advertisiment

跟食物的天然狀態不一樣的食品, 就是加工食品, 屬于十大垃圾食品之一。 加工過程只會引入新的污染, 環節越多污染可能性越大, 保存的營養越少。 此外, 加工食品往往高糖、高鹽、高油, 為求口味、美觀、質地和保存、運輸方便, 許多還添加各種添加劑、防腐劑, 這些都對人體無益。 所以, 請盡量購買天然新鮮食材, 自己動手做給孩子吃, 少買加工食品。 選擇天然食品, 如條件允許, 盡可能選擇衛生安全標準最高的, 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食物的安全和品質。

2.食品多樣化, 降低“中招”率

眼下食品安全問題防不勝防, 指不定哪天爆出你最喜歡的某種食品是化工原料、添加劑的合成品。 所以, 最好的方法是不要盯著少數食物吃,

Advertisiment
各種食物都要吃, 這樣就算吃到不健康的食品, 也不會“中毒太深”。 從營養學角度講, 食物多樣性, 營養也更全面。

3.購買“長相樸素”的產品

判斷食品是否安全,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食物的顏色、氣味與外表。 凡是顏色濃艷、夸張, 或氣味過分香濃、刺激的, 或外表異常光鮮的食品, 大多可能過量添加色素或使用化工原料進行處理。

4.盡量避開“垃圾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評出的十大垃圾食品:油炸食品, 罐頭類食品, 腌制食品, 加工的肉類食品, 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 奶油制品, 方便面, 燒烤類食品, 冷凍甜點, 果脯、話梅和蜜餞類食物。

這十種食物大多都有“三高三低”(高熱量、高鈉、高脂肪、低纖維、低維生素、低礦物質)、糖類含量過高、含致癌物質等特點。

Advertisiment
對于這類食品, 絕對禁止孩子吃, 不現實。 明智的做法是限制孩子食用次數或攝入量, 同時告訴他這類食品多吃對健康無益, 從小給他打打“預防針”。

5.慎購反季節蔬果

反季節的蔬菜水果外觀好, 但大多用了催熟劑或激素類化學藥劑, 選擇當季時鮮蔬果, 安全系數較高。 凡是水果的大小、顏色過于夸張, 或特大、特艷、特別吸引眼球的, 且缺乏水果自然香味的, 最好不買。

6.價格過低, 可能有“貓膩”

都說“一分價錢一分貨”, 如果食品的價格過低, 爸爸媽媽就要留意了, 是不是食品不夠新鮮, 或是有別的問題?不要大量購買打折、但臨近保質期限的食品。

7.購買食品最好去大型超市

通常, 家長都不會在街頭流動攤販處給孩子買吃的,

Advertisiment
但不少媽媽喜歡在街邊購買“菜農”自種的蔬菜。 這些蔬菜看著新鮮水靈, 但是它的生長環境你無從考察, 如果它種在車流密集的馬路邊, 就會吸收很多汽車尾氣中的鉛, 許多“菜農"不懂食品安全知識, 可能會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催熟劑, 甚至噴灑違禁農藥, 造成蔬菜中農藥殘留、重金屬等嚴重超標。

大型超市里的食品有規模較大的供貨商, 有專業人員進行質量檢測, 食品的儲存條件也較其他地方好, 因此其食品在質量方面較其他地方采購更有保障。 尤其品牌食品, 一般信譽度較高。

8.學會看食品標簽

除了看食品的保質期, 爸爸媽媽還要留意食品的配料表(按國家規定, 配料中含量越多的物質排在越前面)、營養成分表(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有利于身體健康,

Advertisiment
一般是含量越高越好, 如鮮奶蛋白質含量在3%左右, 而奶飲料的蛋白質含量僅為1%。 )。

一種食品是否健康, 最重要的是看它的主料是什么。 如果主料營養價值就很低, 就算不含添加劑, 也不能劃入健康食品范疇, 如膨化食品。

除了主料要健康之外, 我們要提防油、鹽、糖、奶精、起酥油、糊精、淀粉等七八種輔料成分, 這些東西在配料表中排位越靠后, 品種越少, 證明產品離天然狀態越近、安全系數越高。

9.揪出危險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也叫反式脂肪, 一般由植物油經“氫化”技術處理后產生。 與一般植物油相比, 不僅具有耐高溫、不易變質、存放更久等優點, 還能改善食品口感, 受到很多食品加工企業的青睞。 它已被證實對人體有相當大的危害,可降低人體好的膽固醇水平,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反式脂肪酸這個名詞不會赫然出現在食品標簽上,它往往以別的身份“潛伏”在食品中,爸爸媽媽可要擦亮眼睛,把它們一一揪出來哦。

別名1:氫化植物油

代表食品:炸雞塊、炸薯條、蛋糕、曲奇餅干、面包、冰激凌

別名2:植物奶油

代表食品:植物黃油、巧克力醬、花生醬、蛋糕

別名3:起酥油

代表食品:餅干、面包、派、蛋撻及其他酥脆的點心

別名4:奶精(植脂末)

代表食品:咖啡伴侶、即沖型糊粉狀食品(如粉狀麥片、椰子粉、芝麻糊粉等)

別名5:代可可脂

代表食品:低檔巧克力制品

一兩句話,爸爸媽媽經驗分享

豆豆媽:能吃有機食品就吃有機食品。

王藝航:食品安全一直是我最關心的事情。現在,我基本上每月都會去趟郊區,直接購買正規農場種植和養殖的產品。雖說也不能完全保質,但總比來路不明的食品要放心。

足尖的聲音:我應該算是標簽控。每次我去超市買東西,看得最多的就是食品標簽。為了方便,我準備了一個小本子,記錄著各種不安全的食品成分,凡看到有此類成分的食品,我絕不購買。

許小寶的媽:我家住頂樓,有個大露臺。媽媽從老家過來幫我帶小寶時,順便也在露臺上打造了一個“自家農莊”。除了種些番茄、扁豆、蒜薹、小青菜、辣椒、水蔥外,還圈出了一塊小空間養了3只雞。燒菜的時候直接去摘些菜,很健康。

陽光baby:我很支持某本書上的觀點,現在的媽媽選天然食品有很多顧慮,但對加工食品卻沒顧慮。那些加了那么多色素、香精,還有過量的糖、鹽、油的食物,孩子特別愛吃,以至于清淡口味的食物就吃不下去了。我家都是給孩子吃低加工的食物,當然原料的安全還是需要媽媽仔細把關的。

70暴貓:現在的孩子食物太單一。也許你知道早上吃面包,中午吃面條,晚上吃饅頭,這都是面粉做的。但你卻未必知道餅干、曲奇、松餅、蛋卷、膨化薯片的成分都是淀粉類的。而孩子其實需要糧食、豆類、蔬果、水果、肉、蛋、奶、堅果等各種類別的食物。

本文相關推薦 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 最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 食品添加劑的作用 最近發生食品安全事件 怎樣保證食品安全 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宣傳圖片 食品安全知識資料 專家觀點

對于食品安全問題,國內許多專家學者都在不同場合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本刊選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觀點與你分享——

西木(中國保健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中國醫藥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暢銷書《營養革命》叢書作者):如果你擔心激素,而選擇無公害食品,但它里邊仍然有。如果你選擇綠色食品,它里面就沒有激素嗎?那么再進一步,選擇真正合格的有機食品,這樣它就肯定沒有激素。所以大家看到一個優先順序,有時候我們把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真正的有機食品稱為食品安全金字塔。

王崇民(《食品安全導刊》雜志副主編、中商食品安全網CEO):如果有機食品生產企業能夠完全按照生產標準進行生產的話,生產出來的有機食品對人體的健康是有很大好處的。不過,目前在國內的市場上,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的認證比較多,而且有些廠家有炒作概念的嫌疑,這樣的熱潮也帶來了行業標準的執行和管理方面的很多問題。我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有機食品或綠色食品時,還是要保持理性。

陳學忠(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院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兒童食品專業學會理事長):我國兒童食品生產企業的水平參差不齊,包括嬰幼兒食品在內的兒童食品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兒童食品中亂用添加劑,生產的準入門檻過低,正規品牌與假冒偽劣企業同在,削減了正規品牌的信譽。消費者缺乏必要的科學指導和正確引導,電視廣告和價格高低成了消費者的消費依據。

周玉林(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食品營養學副教授):長期食用一些鮮味零食,如蝦條、仙貝等,可能影響孩子的味覺,此外對其消化系統也不利。而經常吃餅干、面包等,也可能導致其營養不足。小孩子食量有限,吃了這些,正常的飯菜可能就吃得少了,長期這樣容易造成偏食、挑食。超量攝入食品添加劑對兒童也可造成諸多危害,特別是兒童的免疫系統發育尚不成熟,肝臟的解毒能力較弱,極容易對食品中的添加劑產生過敏反應。

丁宗一(中華兒童保健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童科研究所兒童健康與環境研究室主任、教授):我反對孩子喝甜飲料,堅決反對。越小的孩子越不能喝,長大之后可以嘗嘗。

何計國(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主任):食品工業雖然給了我們豐富的選擇,但為了健康,我們還得多一些思考和把握。如果只追求好看,口味香濃,那么必然會犧牲一些真實的味道。一些“垃圾食品”,大家都知道對健康不利,但還是忍不住想吃,你的個人行為也在為飲食的不健康氛圍作貢獻,面對食品的大環境,我們需要理性選擇。

范志紅(食品科學博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中國食品科技協會營養支持委員會理事、中國烹飪協會美食營養委員會專家委員):真正愛孩子的人,不是給孩子買他愛吃的東西,而是幫他把關,盡量自己動手做那些天然材料的食品,讓孩子品嘗各種各樣天然食物的味道,喜歡真實的味道,欣賞天然的口感。

本文相關推薦 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 最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 食品添加劑的作用 最近發生食品安全事件 怎樣保證食品安全 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宣傳圖片 食品安全知識資料 誤區解讀

誤區1:“純天然”=安全

一些“純天然”的食品也可能有毒、有害。在自然環境下生長的野菜為了適應野外的惡劣環境,在長期的生長繁衍過程中,會產生某些毒性物質,以抵御外來侵害。還有些野菜對某些毒素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如香椿就可吸附亞硝酸鹽。

一種食物是否安全,只能通過嚴格可靠的檢測才能得出結論。

誤區2:沒有添加劑的食品更安全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可以防止食品腐敗變質,保持或增強食品的營養,改善或豐富食物的色、香、味等。例如,防腐劑是食品添加劑中的一種,若不使用防腐劑食品具有更大的危險性,這是因為變質的食物往往會引起食物中毒。另外,防腐劑除了能防止食品變質外,還可以殺滅曲霉素菌等產毒微生物,這無疑是有益于人體健康的。在嚴格按照規定使用的情況下,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

誤區3:被蟲吃過的菜就沒有農藥,有農藥的菜就不安全

很多媽媽認為有蟲眼的菜就沒打過農藥,其實蟲眼不能當成衡量蔬菜是否有農藥殘留的標準,因為蟲眼只能說明曾經有過蟲害,不能保證后來沒有打過農藥。也有可能農民發現遭受蟲害,反而更積極地噴灑農藥,以除蟲害。如果菜農選擇國家允許使用的農藥,并嚴格控制農藥噴灑量,蔬菜中的農藥殘留量可以控制在安全的水平。

誤區4:外觀好的水產品=優質水產品

有的商販為了讓魚蝦多長肉、少產卵,在養殖時投入了避孕藥等藥品,此外,為防止魚蝦在養殖時出現病害,還會投入一些抗生素類的藥物,往往會造成藥物殘留。以蝦為例,通常,吃過了避孕藥的蝦幾乎無卵,煮熟后看不到金黃色的卵,并且蝦的體形大小非常標準,幾乎一致。而天然養殖的蝦,哪怕是同一天投苗,捕撈時的大小也不一樣。

誤區5:肉類的顏色越鮮艷越好

有的媽媽看雞腳不黃就不買,買豬肉越紅越喜歡。但是,很黃的雞腳很有可能是吃了含有化學黃色素的飼料,很紅的豬肉很可能是吃了含有化學紅色素甚至含有激素的飼料。

本文相關推薦 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 最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 食品添加劑的作用 最近發生食品安全事件 怎樣保證食品安全 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宣傳圖片 食品安全知識資料 它已被證實對人體有相當大的危害,可降低人體好的膽固醇水平,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反式脂肪酸這個名詞不會赫然出現在食品標簽上,它往往以別的身份“潛伏”在食品中,爸爸媽媽可要擦亮眼睛,把它們一一揪出來哦。

別名1:氫化植物油

代表食品:炸雞塊、炸薯條、蛋糕、曲奇餅干、面包、冰激凌

別名2:植物奶油

代表食品:植物黃油、巧克力醬、花生醬、蛋糕

別名3:起酥油

代表食品:餅干、面包、派、蛋撻及其他酥脆的點心

別名4:奶精(植脂末)

代表食品:咖啡伴侶、即沖型糊粉狀食品(如粉狀麥片、椰子粉、芝麻糊粉等)

別名5:代可可脂

代表食品:低檔巧克力制品

一兩句話,爸爸媽媽經驗分享

豆豆媽:能吃有機食品就吃有機食品。

王藝航:食品安全一直是我最關心的事情。現在,我基本上每月都會去趟郊區,直接購買正規農場種植和養殖的產品。雖說也不能完全保質,但總比來路不明的食品要放心。

足尖的聲音:我應該算是標簽控。每次我去超市買東西,看得最多的就是食品標簽。為了方便,我準備了一個小本子,記錄著各種不安全的食品成分,凡看到有此類成分的食品,我絕不購買。

許小寶的媽:我家住頂樓,有個大露臺。媽媽從老家過來幫我帶小寶時,順便也在露臺上打造了一個“自家農莊”。除了種些番茄、扁豆、蒜薹、小青菜、辣椒、水蔥外,還圈出了一塊小空間養了3只雞。燒菜的時候直接去摘些菜,很健康。

陽光baby:我很支持某本書上的觀點,現在的媽媽選天然食品有很多顧慮,但對加工食品卻沒顧慮。那些加了那么多色素、香精,還有過量的糖、鹽、油的食物,孩子特別愛吃,以至于清淡口味的食物就吃不下去了。我家都是給孩子吃低加工的食物,當然原料的安全還是需要媽媽仔細把關的。

70暴貓:現在的孩子食物太單一。也許你知道早上吃面包,中午吃面條,晚上吃饅頭,這都是面粉做的。但你卻未必知道餅干、曲奇、松餅、蛋卷、膨化薯片的成分都是淀粉類的。而孩子其實需要糧食、豆類、蔬果、水果、肉、蛋、奶、堅果等各種類別的食物。

本文相關推薦 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 最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 食品添加劑的作用 最近發生食品安全事件 怎樣保證食品安全 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宣傳圖片 食品安全知識資料 專家觀點

對于食品安全問題,國內許多專家學者都在不同場合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本刊選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觀點與你分享——

西木(中國保健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中國醫藥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暢銷書《營養革命》叢書作者):如果你擔心激素,而選擇無公害食品,但它里邊仍然有。如果你選擇綠色食品,它里面就沒有激素嗎?那么再進一步,選擇真正合格的有機食品,這樣它就肯定沒有激素。所以大家看到一個優先順序,有時候我們把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真正的有機食品稱為食品安全金字塔。

王崇民(《食品安全導刊》雜志副主編、中商食品安全網CEO):如果有機食品生產企業能夠完全按照生產標準進行生產的話,生產出來的有機食品對人體的健康是有很大好處的。不過,目前在國內的市場上,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的認證比較多,而且有些廠家有炒作概念的嫌疑,這樣的熱潮也帶來了行業標準的執行和管理方面的很多問題。我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有機食品或綠色食品時,還是要保持理性。

陳學忠(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院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兒童食品專業學會理事長):我國兒童食品生產企業的水平參差不齊,包括嬰幼兒食品在內的兒童食品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兒童食品中亂用添加劑,生產的準入門檻過低,正規品牌與假冒偽劣企業同在,削減了正規品牌的信譽。消費者缺乏必要的科學指導和正確引導,電視廣告和價格高低成了消費者的消費依據。

周玉林(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食品營養學副教授):長期食用一些鮮味零食,如蝦條、仙貝等,可能影響孩子的味覺,此外對其消化系統也不利。而經常吃餅干、面包等,也可能導致其營養不足。小孩子食量有限,吃了這些,正常的飯菜可能就吃得少了,長期這樣容易造成偏食、挑食。超量攝入食品添加劑對兒童也可造成諸多危害,特別是兒童的免疫系統發育尚不成熟,肝臟的解毒能力較弱,極容易對食品中的添加劑產生過敏反應。

丁宗一(中華兒童保健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童科研究所兒童健康與環境研究室主任、教授):我反對孩子喝甜飲料,堅決反對。越小的孩子越不能喝,長大之后可以嘗嘗。

何計國(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主任):食品工業雖然給了我們豐富的選擇,但為了健康,我們還得多一些思考和把握。如果只追求好看,口味香濃,那么必然會犧牲一些真實的味道。一些“垃圾食品”,大家都知道對健康不利,但還是忍不住想吃,你的個人行為也在為飲食的不健康氛圍作貢獻,面對食品的大環境,我們需要理性選擇。

范志紅(食品科學博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中國食品科技協會營養支持委員會理事、中國烹飪協會美食營養委員會專家委員):真正愛孩子的人,不是給孩子買他愛吃的東西,而是幫他把關,盡量自己動手做那些天然材料的食品,讓孩子品嘗各種各樣天然食物的味道,喜歡真實的味道,欣賞天然的口感。

本文相關推薦 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 最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 食品添加劑的作用 最近發生食品安全事件 怎樣保證食品安全 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宣傳圖片 食品安全知識資料 誤區解讀

誤區1:“純天然”=安全

一些“純天然”的食品也可能有毒、有害。在自然環境下生長的野菜為了適應野外的惡劣環境,在長期的生長繁衍過程中,會產生某些毒性物質,以抵御外來侵害。還有些野菜對某些毒素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如香椿就可吸附亞硝酸鹽。

一種食物是否安全,只能通過嚴格可靠的檢測才能得出結論。

誤區2:沒有添加劑的食品更安全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可以防止食品腐敗變質,保持或增強食品的營養,改善或豐富食物的色、香、味等。例如,防腐劑是食品添加劑中的一種,若不使用防腐劑食品具有更大的危險性,這是因為變質的食物往往會引起食物中毒。另外,防腐劑除了能防止食品變質外,還可以殺滅曲霉素菌等產毒微生物,這無疑是有益于人體健康的。在嚴格按照規定使用的情況下,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

誤區3:被蟲吃過的菜就沒有農藥,有農藥的菜就不安全

很多媽媽認為有蟲眼的菜就沒打過農藥,其實蟲眼不能當成衡量蔬菜是否有農藥殘留的標準,因為蟲眼只能說明曾經有過蟲害,不能保證后來沒有打過農藥。也有可能農民發現遭受蟲害,反而更積極地噴灑農藥,以除蟲害。如果菜農選擇國家允許使用的農藥,并嚴格控制農藥噴灑量,蔬菜中的農藥殘留量可以控制在安全的水平。

誤區4:外觀好的水產品=優質水產品

有的商販為了讓魚蝦多長肉、少產卵,在養殖時投入了避孕藥等藥品,此外,為防止魚蝦在養殖時出現病害,還會投入一些抗生素類的藥物,往往會造成藥物殘留。以蝦為例,通常,吃過了避孕藥的蝦幾乎無卵,煮熟后看不到金黃色的卵,并且蝦的體形大小非常標準,幾乎一致。而天然養殖的蝦,哪怕是同一天投苗,捕撈時的大小也不一樣。

誤區5:肉類的顏色越鮮艷越好

有的媽媽看雞腳不黃就不買,買豬肉越紅越喜歡。但是,很黃的雞腳很有可能是吃了含有化學黃色素的飼料,很紅的豬肉很可能是吃了含有化學紅色素甚至含有激素的飼料。

本文相關推薦 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 最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 食品添加劑的作用 最近發生食品安全事件 怎樣保證食品安全 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宣傳圖片 食品安全知識資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