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給寶寶測量脈搏

心臟每跳動一次, 就可以從淺表的動脈上摸到一次搏動, 稱之為脈搏。 正常人的脈搏數與心跳數是一致的, 而且節律整齊。 脈搏的快慢與年齡、性別有關, 年齡越小, 脈搏越快, 活動後可使脈搏加快。
新生兒在安靜狀態下平均脈搏頻率為140次/分;1-12個月為120次/分;1-2歲為110次/分;3-4歲為105次/分;5-6歲為95次/分;7-8歲為85次/分;9-15歲為75次/分。 哭鬧、精神緊張、體力活動等可使脈搏增快。 發熱也使脈搏加快, 體溫每升高1℃, 脈搏增加15-20次/分。 此外, 睡眠中小兒的脈搏可因呼吸影響而出現輕微的節律不齊, 這屬於正常現象。
檢查脈搏應以安靜時為准,
Advertisiment
最常檢查部位為橈動脈(手腕外側), 其他部位有顳淺動脈(耳前)、頸動脈(喉結外側)以及足背動脈等。 有時也可觸摸患兒心尖部位的搏動。
檢查者用右手食指和中指並緊, 然後輕壓在表淺動脈上, 壓力大小以能清楚地感到搏動為宜。 通常數脈搏半分鐘即可, 然後將結果乘以2, 即為1分鐘的脈搏次數。 對於患重病, 心臟病及心率過快或過慢的患兒, 應數至1分鐘。
脈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臟的功能, 而心臟功能又與全身狀況密切聯繫, 所以中醫以摸脈作為重要的診病手段之一, 因此, 在測量脈搏次數時應注意脈搏的速率、節律和強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