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給幼兒講故事

世界上沒有不愛聽故事的孩子, 故事是幼兒認知世界的一扇視窗, 它豐富奇特地想像和大膽的誇張深深地吸引著幼兒。 講故事是對幼兒進行早期教育和訓練的一種非常好的形式, 是開啟智慧之門的一把鑰匙。

選擇合適的故事

・根據幼兒年齡選擇故事只有符合幼兒年齡特點、適合其理解程度的故事, 幼兒才會感興趣。 一般來說, 2~3歲的幼兒理解力有限, 喜歡以動物為主人公的童話, 內容應貼近幼兒生活, 可選擇一些講述生活常識、規範幼兒行為的故事, 篇幅短小, 情節簡單, 詞彙儘量口語化。 隨著孩子理解和思維能力的提高,

Advertisiment
故事內容可漸趨多元化, 如思想品德、革命歷史傳統、自然科學常識等, 情節要有起伏, 詞彙可使用淺顯易懂的書面語。

・針對幼兒個性選擇故事如果發現幼兒個性上的不足, 可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適當的故事, 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個性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比如:對膽小懦弱的孩子, 要多講些英雄勇士的故事;對粗暴霸道的孩子, 要多講些謙遜禮讓的故事;對愛慕虛榮的孩子, 要多講些頌揚內在美的故事。

・抓住教育時機選擇故事幼兒犯了錯誤, 有時直接批評會給他造成心理壓力, 或產生逆反心理, 強化錯誤行為。 這時, 如果借助具有教育功能的故事, 就能有效地避免負面影響, 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

Advertisiment

講好故事有高招

・講故事前要作些準備, 如:瞭解內容, 熟悉情節, 以免講述時結結巴巴, 沖談幼兒對故事的總體印象, 引不起興趣。

・有實物的故事或有插圖的兒童讀物, 可以一邊指導幼兒觀察實物或插圖, 一邊講述。

・講故事時要注意發音正確, 吐字清楚, 速度適中, 語調要抑揚頓挫, 有一定的節奏。

・努力做到繪聲繪色, 故事中人物的動作、思想感情, 要通過手勢、聲調和面部表情表達出來;講述人物對話時, 要根據故事中人物特有的年齡、身份、性格來變換語氣。

・觀察幼兒聽故事時的反應, 發現注意力不集中, 要分析原因。 如果因為講述時間過長, 就趕緊結束;一時無法結束, 可用疑問句暫停, 激發幼兒下次再聽的興趣。

Advertisiment
如果有其他原因分散了注意力, 可得用音調的高低變化, 或稍加停頓, 給孩子一個聽覺上的刺激, 從而引起他新的注意。

故事訓練七法

・佈置任務法講故事之前交給幼兒一些任務, 比如:記住故事主人公及其主要特徵, 瞭解故事的主要情節等等。 讓幼兒帶著任務去聽故事, 可以使他逐步學人根據需要, 而不是僅憑興趣, 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有利於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

・巧設疑問法講故事時, 可以利用故事內容巧妙設置問題, 引導幼兒進行思考, 調動思維的積極性。 總是要有啟發性, 能激發幼兒去動腦筋思考。 難度要適中, 讓幼兒在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 能通過思考作出回答。

・鼓勵提問法問題是發展思維的起點,

Advertisiment
對幼兒的好問應加以鼓勵, 並引導幼兒從故事中找出答案。 還可教給幼兒通過查找別的圖書資料、做實驗等方法來尋找答案。

・複述法聽完故事之後要求幼兒複述內容大意, 既可增強記憶力, 又能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對思維的完整性和嚴密性也是一種較好的訓練。

・表演法把聽過的故事通過肢體動作、言語、道具等表演出來, 可以使幼兒獲得情緒上的愉悅, 也可幫助他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接續法有些故事聽完以後讓人感覺意猶未盡, 幼兒總愛追問“後來呢”, 如果讓幼兒自己展開想像的翅膀把故事續編下去, 他一定會興趣盎然。

・配音法故事裡常常需要各種音響效果, 比如:動物的叫聲、風雨聲、雷聲、流水聲等,

Advertisiment
可以讓幼兒模仿這些聲音參與到故事中來, 幫助他進一步感知事物, 同時豐富他的語言。

聰明的父母還可能通過觀察和實踐, 自己創造各種訓練方法, 只要你善於開動腦筋, 就一定能用故事這把金鑰匙, 開啟孩子智慧的大門。

相關用戶問答